[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477.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国华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7/116;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王莹 |
地址: | 3151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机 | ||
1.一种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设有容置腔;
电机(2),设置在壳体(1)的容置腔内,用于驱动电动阀;
电源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容置腔内,该电源电路板(3)分别与外界电源和电机(2)相连接,用于为电机(2)提供直流电源并控制电机(2)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21)还驱动连接有用于驱动电动阀的变速齿轮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板(3)包括电路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安装板上的交直流转换电路;
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包括一电源芯片、连接在电源芯片输入端和外界电源之间的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在电源芯片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反馈电路、连接在电源芯片输出端的电压输出电路以及连接在电压输出电路和电机(2)之间的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机(2)和所述电源电路板(3)的第一壳体(11)、用于安装所述变速齿轮组(6)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相连接且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对应设置有能够容许电机的驱动轴(21)通过的开孔(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匹配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2)和所述电源电路板(3)的安装体(4),所述安装体(4)上具有中心设置的凹槽(41)以及围设在所述凹槽(41)外周的环形槽(42),所述电机(2)设置在所述凹槽(41)内,所述电机的驱动轴(21)自所述凹槽(41)内伸出,所述电源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环形槽(42)内;
所述安装体(4)的外周壁上凸设有一线槽(4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周壁上对应开设一供所述线槽(43)置入的缺口(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还设置有一环形的固定体(5),所述固定体(5)的下端边缘与所述安装体(4)外周壁的上端匹配扣合,所述固定体(5)的下端边缘凸设有一盖片(51),所述盖片(51)匹配覆盖在所述线槽(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底壳(111)和匹配盖设在所述第一底壳(111)上的第一盖体(112);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底壳(121)和匹配盖设在所述第二底壳(121)上的第二盖体(12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和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源芯片的五号输入管脚和第四电容(C4)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负极均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的另一端;
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七电容(C7)、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源芯片一号输出管脚和三号输出管脚之间,所述电源芯片的三号输出管脚和四号输入管脚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和第三电阻(R3)并联连接于电源芯片的二号输出管脚和三号输出管脚之间,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串联连接于电源芯片的二号输出管脚和三号输出管脚之间,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机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源芯片的三号输出管脚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正极通过第二电感(L2)与电源芯片的三号输出管脚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正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接,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阻(R7)并联连接于第五电容(C5)的两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连接于电机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连接于电机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华,未经余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线机旋转及定子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