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检验采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540.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延华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检验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采集架。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为血、尿、粪便,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查。目前在临床上,收集血、尿、粪便样本的采集架有两种:一种是盘式的,将盘子分成若干格,不同的样本放在不同的格子中;另一种是架式的,在底盘上方固定一个架子,架子分成若干格,不同的样本插在不同的格子中。
现有的采集架往往会存在很多缺陷,一些现有的采集架虽然节约占地面积,但是却不能保证采集架的稳定性,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采集架会经常拿取移动,而且现有的采集架大多没有减震装置,容易在取放采集架时采集架上的试管出现晃动,容易使试管破碎,而且现有的采集架大多不设有把手,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拿取也会非常不方便,现有的采集架的置物孔内都不设有对试管进行保护的结构,这样很容易使试管破裂,造成污染,甚至感染医护人员,于是我们提出一种医学检验采集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检验采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检验采集架,包括底板和把手,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有海绵垫,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和限位板的一侧,所述把手上还套接有防滑套管,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置物槽对应的置物孔,所述置物孔的内壁周围环绕设置有橡胶凸点,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包括面层、底层和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固定连接在底层的底部,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阵列分布有减震球,所述减震球与减震腔之间的间隙内还填充有橡胶颗粒。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把手关于底板和限位板的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粘合在底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限位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学检验采集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考虑到检验采集架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情况,通过设置有减震垫,能够在减轻医护人员在取放采集架时产生的震动,避免采集架上试管出现晃动,导致试管破碎,通过设置有把手,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取拿,通过套接在把手上的防滑套管,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在取拿采集架时不小心滑落,通过设置在置物槽内部的海绵垫和置物孔内壁的橡胶凸点,避免采集架在运动中试管与置物孔内壁和置物槽底部产生碰撞,导致试管破碎,通过设置有底板和限位板双层结构,保证了试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限位板、3连接柱、4减震垫、41面层、42底层、43减震腔、44减震球、45橡胶颗粒、46防滑层、5置物槽、6置物孔、7橡胶凸点、8把手、9防滑套管、1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延华,未经冯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