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777.6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雁和;全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焦明辉 |
地址: | 5297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双连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铸造棒材是采用人工方式从传送装置上取下,不仅效率低,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减少人工,节省劳动力,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电机、棒钩、棒钩架、液压缸、传送轮、连杆,所述多根连杆并排固定在架体上,连杆靠近两端处分别同步套接传送轮,所述多根连杆上的传送轮分别相对设置,所述相邻连杆同步连接,所述右端的连杆通过齿轮连接到电机;所述相邻连杆之间设有棒钩,棒钩末端设有弯钩,所述棒钩另一端固定在棒钩架上,棒钩架上固定液压缸的活塞杆。
优选地,所述棒钩架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横杆两端固定在架体上,棒钩固定在T形结构的横杆上,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在T形结构的竖杆上。
优选地,所述多根连杆同侧均设有齿轮,相邻连杆的齿轮通过链条同步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架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减少人工,节省劳动力,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的棒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多功能双连铸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电机1、棒钩2、棒钩架3、液压缸4、传送轮6、连杆7,所述四根连杆7并排固定在架体上,连杆7靠近两端处分别同步套接传送轮6,所述四根连杆7上的传送轮6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四根连杆7同侧均设有齿轮,相邻连杆7的齿轮通过链条8同步连接,所述右端的连杆通过齿轮5连接到电机1,通过电机1带动四根连杆7及传送轮转动;所述相邻连杆7之间设有棒钩2,棒钩2末端设有弯钩,用于勾起传送轮6上的棒材,所述棒钩2另一端固定在棒钩架3上,棒钩架3上固定液压缸4的活塞杆,通过液压缸4推动棒钩架3,使得棒钩2末端上升,从而将传送轮6上的棒材勾起,并顺着棒钩2滑下,从而实现棒材的自动下料。
所述棒钩架3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横杆两端固定在架体上,棒钩2固定在T形结构的横杆上,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在T形结构的竖杆上,通过液压缸4推动T形结构的竖杆,使得T形结构的横杆转动,从而带动棒钩2翻转,棒钩2末端上升,实现棒材的自动下料。
所述连杆7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架体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压铸机余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青铜连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