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均匀音频传输线定向解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916.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张维锡;周正;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36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匀 音频 传输线 定向 解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频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传输线定向解耦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音频信号通常有三路信号同步传输至会场,其中一路通过传输设备经PCM四线经大楼综合布线的音频电缆送至各分会场。但是距离通信机房较远的会场经音频电缆送出的话音质量非常差,有较大的噪音和电流声,音量较小,通过调音台调节增益容易引起啸叫,严重影响会议质量。
音频电缆至各会场是通过弱电井、控制室屏柜的模块实现电路接续,由于各模块与音频电缆的连接通过卡口簧片实现电气连接,模块与音频电缆接触为点接触,因此,中长距的音频电缆的阻抗将以各模块的联结卡口为分段,形成不同阻抗值区间的非均匀传输线。由于线路转接过程中产生的阻抗突变,使得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反射信号反射系数ρ过大。反射系数(Urefl为反射电压,Uincil为入射电压),为了有效降低反射系数,源端阻抗匹配是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信源内阻不能有效测定,就算能检测到特定频率下音频线路的阻抗,也不能解决与信源内阻匹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路阻抗匹配的问题,提供非均匀音频传输线定向解耦器,能够实现无需测量信源内阻而达到电路阻抗匹配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非均匀音频传输线定向解耦器,包括两个无磁芯线圈,两个无磁芯线圈均至少连接有一个采样电阻,构成能够检测信号相移的纯电阻解耦电路,纯电阻解耦电路连接于音频线路上。
所述音频线路的入射电压端包括电阻R3,电阻R3的输入端连接于音频线路上,电阻R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8和电阻R4,电阻R8的输出端连接有相互并联的无磁芯线圈CT2和电阻R6,电阻R4、电阻R6和无磁芯线圈CT2的公共输出端均接地。
所述无磁芯线圈CT2为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电阻R4、电阻R6的公共输出端为其同名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3为阻值大于5KΩ的精密低温漂电阻,这种大阻值的采样电阻可以降低检测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所述音频线路的反射电压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于音频线路上,电阻R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2和电阻R7,电阻R7的输出端连接有相互并联的无磁芯线圈CT1和电阻R5,电阻R2、电阻R5和无磁芯线圈CT1的公共输出端均连接于电阻R4、电阻R6和无磁芯线圈CT2的公共输出端。
所述无磁芯线圈CT1为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为其非同名端。
调节电阻R2和电阻R4使检测器的入射电压和反射电压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