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摆门合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4472.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平;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民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摆门 合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与内摆门配合安装以实现密封效果的内摆门合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交车或者大型客车普遍采用内摆门的形式打开或者闭合车辆。车辆的内摆门的上沿处设置毛刷。当内摆门闭合后,通过内摆门底部所安装的毛刷对内摆门与车厢底板之间的上门洞进行密封,以防止车辆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车辆内部或者防止车内的冷气泄漏到车辆外部。
由橡胶制成的密封条能够有效地隔绝车内与车外的空气流通,是一种理想的内摆门密封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无一种能够有效夹持密封条并与内摆门装配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内摆门合页装置,用以对由橡胶制成的密封装置实现夹持并翻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摆门合页装置,包括:
通过铰链轴活动连接的上合页与下合页,下合页能够围绕铰链轴相对于上合页转动,铰链轴套设有若干扭簧,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合页及下合页固持,下合页形成有纵长延伸的第一凹槽,上合页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凸伸部、垂直设置的第二凸伸部以及弯曲部,第二凸伸部与弯曲部形成纵长延伸的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设有两个紧缩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伸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弯曲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合页还包括与其螺接固定的连杆脚,所述连杆脚凸伸出一个凸耳,所述凸耳设有一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扭簧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称设置在铰链轴的两端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伸部、第二凸伸部及弯曲部与上合页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摆门合页装置能够安装在内摆门的顶部,并通过下合页的第一凹槽夹持密封条,下合页通过铰链轴围绕上合页转动,从而实现了将密封条将上门洞实现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内摆门合页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内摆门合页装置的轴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出的内摆门合页装置装配密封条后的正视图;
图4为内摆门关闭时内摆门合页装置装配密封条后与车厢装配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内摆门打开时内摆门合页装置装配密封条后与车厢装配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5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内摆门合页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摆门合页装置,包括:通过铰链轴1活动连接的上合页10与下合页20,下合页20能够围绕铰链轴1相对于上合页10转动。该内摆门合页装置既能够安装在传统的气动式内摆门中,也能安装在电动式内摆门中。
铰链轴1套设有若干扭簧30,具体的,扭簧30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称设置在铰链轴1的两端端部。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合页10与下合页20共同形成一个收容扭簧30的收容腔体31,同时在上合页10及下合页20中分别设置与收容腔体31连通且细长的收容通道311及收容通道321。扭簧30套设在铰链轴1上,扭簧30的两个自由端能够分别嵌设入该收容通道311及收容通道321,从而将扭簧30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合页10及下合页20固持。扭簧30装配后,能够通过其自身的预应力作用,使下合页20产生向车厢内弯曲的驱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下合页20形成有纵长延伸的第一凹槽21,上合页10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凸伸部11、垂直设置的第二凸伸部12以及弯曲部13。第二凸伸部12与弯曲部13形成纵长延伸的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21设有两个紧缩部211,密封条40可通过两个紧缩211实现可靠固持在第一凹槽21中,防止密封条40脱落。具体的,该密封条40选用丁基橡胶。第一凸伸部11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弯曲部13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密封条40呈纵长延伸的弧形片状,且末端具有一个空腔41。
如图4与图5所示,该内摆门合页装置可安装在公交车的内摆门门板的顶部,并置于弧形车顶63的下方。第一凸伸部11与第二凸伸部12形成一个L形折弯部,该折弯部与弧形车顶63之间通过空心的正方形铝型材62连接。此时,第二凹槽1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疏导雨水的功能,并凸伸出公交车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民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民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4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玻璃升降电机支架及汽车
- 下一篇:电子门锁状态检测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