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5443.2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解修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修蕊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徐金琼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球磨机 主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磨机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粉磨。在研磨过程中,我们要得到质量高的粉末产品,既要保证研磨得彻底,又要保证不磨得过细,即尽量避免“过磨”现象。但传统球磨机在研磨过程中,磨好的的细粉不能及时转移出研磨系统,从而造成反复研磨,故而造成“过磨”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现有多段式球磨机结构较为复杂,所占空间比较大,虽然相较传统球磨机而言减少了“过磨”现象,但由于不能及时将磨好的粉末分离出来,“过磨”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解决了以往分级球磨机结构复杂、所占空间大、“过磨”现象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包括第一研磨筒体、第二研磨筒体、第三研磨筒体、磨球、外壳、连接板,所述第一研磨筒体、第二研磨筒体、第三研磨筒体沿轴向两端均设置连接端,所述第一研磨筒体、第二研磨筒体、第三研磨筒体从内到外依次套设后通过连接端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一研磨筒体内部、第一研磨筒体与第二研磨筒体之间、第二研磨筒体与第三研磨筒体之间均设有磨球,相较于首尾相接的研磨系统,所占空间减少。
更优的,所述第一研磨筒体沿周向均匀设置有粗选通孔,第一研磨筒体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得较细的待磨物料从粗选通孔进入第二研磨筒体,实现第一次研磨分选。
更优的,所述粗选通孔的孔径比磨球的直径小,避免磨球因离心力离开第一研磨筒体,造成第一研磨筒体内部磨球减少,不能进一步将第一研磨筒体内部较粗的待磨物料研磨。
更优的,所述第二研磨筒体沿周向均匀设置有细选通孔,第二研磨筒体转动时,产生离心力,进一步使得更细的待磨物料从细选通孔进入第三研磨筒体,实现第二次研磨分选。
更优的,所述第三研磨筒体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产品通孔,第三研磨筒体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得已经磨好的物料从产品通孔进入外壳内部,外壳内部设置光滑的曲面,从而及时将已经磨好的物料转出。
更优的,所述产品通孔的孔径仅略大于产品直径,使得从产品通孔出来的物料能符合产品要求。
更优的,所述连接板沿周向设有与连接端对应的连接槽,将第一研磨筒体、第二研磨筒体、第三研磨筒体固定在连接板上,形成完整的研磨主体。
更优的,所述连接板中心位置设有进料通孔,方便将待研磨物料转入研磨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研磨出来的粉末产品质量较现有技术研磨出来的质量好,“过磨”现象严重的问题有极大的改善;
2、相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
3、充分利用离心力,使得物料无需外力即可进入相应系统,节约能源;
4、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容易、拆卸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球磨机主体的结构图;
图2是球磨机主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球磨机主体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球磨机主体的连接端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第一研磨筒体;11、粗选通孔;2、第二研磨筒体;21、细选通孔;3、第三研磨筒体;31、产品通孔;4、磨球;5、外壳;6、连接板;61、进料通孔;62、连接槽;7、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分级球磨机主体,包括第一研磨筒体1、第二研磨筒体2、第三研磨筒体3、磨球4、外壳5、连接板6,所述第一研磨筒体1、第二研磨筒体2、第三研磨筒体3沿轴向两端均设置连接端7,所述第一研磨筒体1、第二研磨筒体2、第三研磨筒体3从内到外依次套设后通过连接端7固定在连接板6上,所述连接板6固定在外壳5上,所述第一研磨筒体1内部、第一研磨筒体1与第二研磨筒体2之间、第二研磨筒体2与第三研磨筒体3之间均设有磨球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修蕊,未经解修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