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5649.5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卞军;施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腹股沟 修补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拉钩。
背景技术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分常规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而发展前景最好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但是由于微创手术仅能结扎疝囊口,对于一些疝气外环口较大及外环口发育薄弱的小儿不能同时修补外环口,使其术后容易复发。但是常规手术由于切口大,且需要剥离疝囊,损伤大,并发症较多,故目前推荐在微创手术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后,对以上特殊患儿可行腹股沟或者阴囊小切口修补外环口。
目前没有专业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器械,传统的器械各医院都是利用一些其他器械使用,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一个如压舌板一样的压板,由于其整体都是平的,所以在压迫腹股沟管精索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钳夹外环口近端,缝合外环口时容易使压板罩住的精索从侧面挤出,而且整体是平的,影响针线穿入及缝合;双头拉钩整体无凹槽,且两头大小一样,故在患儿外环口大小不一样时牵拉组织及暴露手术视野钳夹外环口两侧受到限制。
专利号为201110258131.6的申请所设计的一种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拉勾,因为其完全依靠拉勾的张力暴露伤口,其必须伤口大,各种伤口张力不一样,两侧拉勾同时放到切口下,影响操作,钳夹不方便。
专利号为201020628050.1的申请所设计的一种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钳,因其操作时,两侧拉勾必须同时放到切口下,影响手术切口暴露,影响钳夹等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拉钩,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人性化设计,方便医生在小切口下操作且不易损伤其他组织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拉钩,包括手柄,手柄两端与大臂、小臂垂直连接为一整体,大臂、小臂上端设有凹槽压板,大臂顶端设有凹槽A,小臂顶端设有凹槽B,凹槽压板设有凹槽C及四边形镂空。
所述的凹槽压板前端为扁平舌状。
所述的大臂、小臂、手柄、凹槽压板材料为医用不锈钢,宽度为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人性化设计,方便医生在小切口下操作且不易损伤其他组织。
2)整体采用医用不锈钢制成,成本低廉,宽度均为1cm左右,长度12cm左右,握持方便。
3)双头拉钩(大臂、小臂)和凹槽压板宽度均在1cm左右,减小了手术切口。
4)凹槽压板的凹槽不仅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方便钳夹组织,还可以更好的扣住精索等组织;近端的设计成平直的舌型方便插入及分离组织。
5)凹槽中间的镂空方便针在缝合两侧组织时不需要左右倾斜凹槽压板,而快速使针通过,且缝合较深的部位,避免组织撕脱及疝气复发。
6)双头拉钩双头的方向不同,方便操作;双头的长短不一,方便在手术中不同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凹槽A;2为大臂;3为凹槽压板;4为手柄;5为小臂;6为凹槽B;7为凹槽C;8为四边形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叙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拉钩,包括手柄4,手柄4两端与大臂2、小臂5垂直连接为一整体,大臂2、小臂5上端设有凹槽压板3,大臂2顶端设有凹槽A1,小臂5顶端设有凹槽B6,凹槽压板3设有凹槽C7及四边形镂空8。
所述的凹槽压板3前端为扁平舌状。
所述的大臂2、小臂5、手柄4、凹槽压板3材料为医用不锈钢,宽度为1cm,减小了手术切口。
所述的大臂2、小臂5、手柄4、凹槽压板3材料为医用不锈钢。
所述的凹槽压板3的凹槽C7不仅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方便钳夹组织;近端的设计成平直的舌型方便插入及分离组织;凹槽中间的四边形镂空8方便针在缝合两侧组织时不需要左右倾斜凹槽压板3,而快速使针通过,且缝合较深的部位,避免组织撕脱及疝气复发。
所述的大臂2、小臂5两端分别折有凹槽A1、凹槽B6,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及方便钳夹组织,双头的方向不同,方便操作;双头的长短不一,方便在手术中不同情况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在完成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首先在外环口体外投影处取长约1cm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用双头拉钩的大臂插入外环口内,向近心端牵拉,随后将凹槽压板的舌型端沿着大臂深入,凹槽朝上,挑起外环口近心端内侧面,大臂取出并牵拉外环口近心端外侧面的组织,后用弯钳经凹槽钳住外环口近心端;接下来翻转凹槽压板是凹槽朝下,压住精索等内容物,分别用双头拉钩的小臂在外环口的内外两侧牵拉外环口两侧的组织,使其充分暴漏外环口内外侧及腹外斜肌腱膜,并用弯钳钳夹,后助手提起三把弯钳,用带针线从外环口一边经凹槽压板镂空穿过另一边缝合外环口仅容一指尖,完成外环口的修补,后逐层缝合,完成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未经西安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宫快速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神经内科多功能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