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6160.X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思;马德朝;刘俊西;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思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吸氧 控制 器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
【背景技术】
病人在吸氧时无论病人吸气或呼气,氧气始终向外输出,对于一般病人可能影响不大,但易造成吸氧者口干舌燥,极不舒适,无形影响患者心情与健康。而氧气却白白浪费了百分之60左右。如,专利号ZL20120087757.5的智能吸氧控制器解决了现在病人在吸氧时无论病人吸气或呼气,但对于心脏病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急救病人以及需要紧急吸氧病人,当呼气时氧气不关闭,无形给病人心脏施加压力,呼吸不畅,即呼吸阻碍对一些危重病人、老人是非常致命的,非常不利于紧急抢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当吸氧者吸气时氧气打开、呼气时氧气关闭使吸氧者获得最大的舒适度,最大限度减少呼气时氧气对患者的心脏压迫。完全符合吸氧人群正常呼吸。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包括:一次性鼻用吸氧管、附管(2)、微型敏感元件(3)、和插头(4),所述一次性医用吸氧管的鼻口设置有微型敏感元件(3),微型敏感元件(3)通过附管(2)的引线与插头(4)相连;其中附管(2)与鼻用吸氧管结合在一起。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能够与智能吸氧控制器配套使用。保证不破坏原医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结构功能和卫生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吸氧控制器专用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1、一次性鼻用吸氧管,2、附管,3、微型敏感元件,4、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包括:一次性鼻用吸氧管(1)、附管(2)、微型敏感元件(3)、和插头(4),所述一次性医用吸氧管的鼻口设置有微型敏感元件(3),微型敏感元件(3)通过附管(2)的引线与插头(4)相连;其中附管(2)与鼻用吸氧管结合在一起。
一次性鼻用吸氧管(1)为:原医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附管(2)是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的管壁上附一根较细与其材料相同穿线管。微型敏感元件(3):体积犹如小米粒大小,是加装在鼻氧管鼻头档片上经附管导线连接,不影响原鼻氧管功能,不破坏原鼻氧管结构。插头4与附管另一端引线相连,工作时与智能吸氧控制器插接。
智能吸氧控制器用吸氧管的使用,能够准确探测到吸氧者吸气呼气起点,并且不受声、光、电的任何影响;
当探测到吸氧者吸气起点时氧气及时打开,动作时间小于0.03秒。当探测到吸氧者呼气起点时氧气及时关闭,动作时间小于0.03秒。
当吸氧者吸气时氧气打开、呼气时氧气关闭使吸氧者获得最大的舒适度,最大限度减少呼气时氧气对患者的心脏压迫。完全符合吸氧人群正常呼吸,即:呼断吸通,使所有的氧气机供氧量提高一倍,即;供氧量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功率可以减小一倍故障导向安全达到航天技术标准,当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出现故障时,按照美国航天电路分析方法,全电路灵敏度分析:故障率不到百万分之一,设备自动导向全通状态,包括停电,不影响患者正常吸氧。
本实用新型与智能吸氧控制器配套使用,能够保证不破坏原医用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结构功能和卫生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思,未经高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6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