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宽频真空气氛介电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6605.4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佰力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宽频 真空 气氛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宽频真空气氛介电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功能陶瓷是新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机械、汽车、冶金、石油化工和生物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各工业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离不开特种陶瓷材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迫切地需要大量的特种陶瓷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大量的耐磨耐腐蚀的陶瓷部件,如球阀、缸套等。纺织行业需要大量的耐磨陶瓷件,如陶瓷剪刀、导丝轮等。国防工业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陶瓷材料,如防弹装甲陶瓷,耐射照高温轻质隔热材料,航空航天用的反射镜陶瓷材料,激光器用的聚光腔陶瓷材料,红外吸收、红外发射。功能陶瓷材料已经在很多领域,特别是诸多高技术领域获得关键性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及民用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广泛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功能陶瓷主要是利用其上述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机械、化工建筑等领域的绝缘子,集成电路的基片、电容器、压电和铁电及敏感元件等,已成为四大类材料(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之一。功能陶瓷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能够在不同温度(如室温~1000℃)、频率和宽频真空气氛条件下测定其性能的仪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气氛下测量功能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采用一种真空密封结构,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气体的测试;同时上电极采用连杆自重式结构,装卸样品更方便,稳定性更高,在高温下有效避免了样品粘电极与掉点现象的高温宽频真空气氛介电测量装置。
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气氛下测量功能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采用一种真空密封结构,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气体的测试;同时测量夹具的上电极采用连杆自重式结构,装卸样品更方便,稳定性更高,在高温下有效避免了样品粘电极与掉点现象。
解决气氛下测量功能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采用一种真空密封结构,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气体的测试;同时上电极采用连杆自重式结构,装卸样品更方便,稳定性更高,在高温下有效避免了样品粘电极与掉点现象的电学性能测量仪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宽频真空气氛介电测量装置,包括密封法兰与隔热陶瓷层,密封法兰的外侧设有第一真空电极、第二真空电极以及热电偶,热电偶设置在第一真空电极与第二真空电极之间,密封法兰与隔热陶瓷层通过电极过渡连接管连接,隔热陶瓷层的外侧设有电极安装板,电极安装板插接有上电极旋转轴,上电极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极安装板连接,上电极旋转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上电极旋转轴的自由端设有上电极,上电极连接有上电极引线,电极过渡连接管设有第一引线孔与第二引线孔,上电极引线与第一真空电极连接,上电极引线穿过第一引线孔,电极安装板插接有下电极旋转轴,下电极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极安装板连接,下电极旋转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下电极旋转轴的自由端设有下电极,下电极设有下电极引线,下电极引线与第二真空电极连接,下电极引线穿过第二引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陶瓷层、电极过渡连接管以及电极安装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陶瓷层、电极过渡连接管以及电极安装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为半球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为平板式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真空电极、第二真空电极、热电偶安装在密封法兰上,电极过渡连接管上的第一引线孔可以方便将上电极的引线锁接到第一真空电极上,电极过渡连接管上的第二引线孔可以方便将下电极的引线锁接到第二真空电极上,使用上电极旋转轴可以安放样品更加方便,同时保证上电极为自由重力夹住样品,与上电极配合让测试稳定性更高,在高温下有效避免了样品粘电极与掉点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佰力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佰力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6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模块测试机构
- 下一篇:一种编码器全自动检测的风电滑环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