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田平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6835.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桃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35/14;A01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1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平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田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过程中,在水田里进行插秧之前需要将水田平整处理,以保证水深均匀,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4539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水田平整器,由连接板、连接座、主梁、拉杆、连接轴、刮板、脚踏板、座椅、转向座、尾舵、转向轴构成,连接板与主梁连接,连接座焊接在连接板上,拉杆有多个,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座上,拉杆通过连接轴与刮板相连,脚踏板与刮板连接,转向座安装在主梁上,转向座的下端装有转向轴,转向轴与尾舵相连接,座椅安装在主梁上,在使用该发明时,由于刮板只能做上下方向上的运动,整个刮板在水田中转弯时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导致刮板与连接轴连接处容易脱落,该发明未对此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在平整的过程中,水田中被覆盖的杂草会浮出水面,杂草会影响秧苗的生长,在对水田进行平整的过程需要将杂草去除,该发明未对此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田平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田平整装置,包括支撑梁、万向节、支撑杆、限位板、刮板、支撑板、支撑轴以及调节座,所述万向节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梁的左端,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滑动安装在限位板上,所述刮板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刮板与万向节之间设置有耙,所述耙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固定在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固定在支撑梁右端。
所述支撑梁的横截面为T形。
所述调节座的上方设置有座椅,座椅固定在支撑梁上。
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支撑梁长度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万向节、限位板使得刮板在受到较大压力时能够自动校正,避免刮板脱落,减少停机时间,增强整个装置的工作稳定性,通过使用耙在平整水田的过程中将水田内的杂草去除,减少重复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支撑轴,3-调节座,4-座椅,5-限位板,6-支撑梁,7-万向节,8-支撑杆,9-调节杆,10-耙,1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水田平整装置,包括支撑梁6、万向节7、支撑杆8、限位板5、刮板11、支撑板1、支撑轴2以及调节座3,所述万向节7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梁6的左端,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8上,所述支撑杆8上设置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滑动安装在限位板5上,所述刮板11固定在支撑杆8上,所述刮板11与万向节7之间设置有耙10,所述耙10固定在支撑杆8上,所述支撑板1固定在支撑轴2上,所述支撑轴2固定在调节座3上,所述调节座3固定在支撑梁6右端。
刮板11在工作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均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压力过大则容易损坏刮板,因此通过设置万向节7来实现刮板11在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均可以旋转,万向节7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梁6的左端,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8上,刮板11固定在支撑杆8上。
为便于调节支撑杆8的角度和刮板11的高度,在支撑杆8上设置有调节杆9,调节杆9滑动安装在限位板5上,在限位板5上设置有弧形槽,调节杆9滑动安装在弧形槽中,当需要调节支撑杆8的角度时,沿着弧形槽移动调节杆9即可。实践证明,当支撑杆8的长度为支撑梁6长度的1/2时,整个装置在工作时的平稳性最好。
为了便于在平整水田的过程中将水田中的杂草去除,在刮板11与支撑梁6之间设置有耙10,耙10固定在支撑杆8上,通过耙10上的耙齿将水田的杂草带走。于此同时,耙10还可以在刮板11平整水田之前对水田中较高部分进行预梳理,从而提高刮板11的平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桃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松桃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6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