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木输液插入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7477.5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雪瑞盛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陈英俊 |
地址: | 40080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输液 插入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木植保领域输液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木输液插入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林业大国,果木种植广泛,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在苗木移栽或其关键生长期或产生病害时,为使树木能健康成长常常要为其输液,为其提供必要的水分、营养素或药物,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态势,对提产增效作用明显,特别是一些经济价值价高的树木养殖更离不开输液保养,这样输液技术就尤其重要。现有树木输液也是像人输液一样,通过插入树干的针头将营养液或药液输入到树干内,再由树干内组织向树冠输送,有利于树木快速吸收,虽然现有树木输液手段已经非常常见,但其输液器械确还采用类似人或动物输液用的器械,如袋装营养液、滴管和注射头,只是注射头较粗,由于树干较硬针头较小,手拿捏施力困难,在注射针头插入时十分的费力,为此人们在给树木输液之前均要在树干上钻孔,再将注射针头插入孔内,钻孔虽然有帮于输液,但钻孔破坏割断了树干内的组织纤维,不利于后续由根部向树冠的水分输送,在钻孔处容易形成瘤,影响树木生长,这仍有待于技术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木输液插入助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树木输液插入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夹持部和动夹持部,定夹持部上和动夹持部上分别具有相对的重合面,定夹持部在其重合面上设有定凹陷,动夹持部在其重合面上设有动凹陷,重合面重合后定凹陷和动凹陷围成与针头尾端连接部形状吻合的空间;定夹持部通过连接体连接有握持手柄,定夹持部和动夹持部间设有锁止机构。
所述重合面重合后定凹陷和动凹陷围成的空间具有部分空间与针头尾端连接部前部针头的部分外轮廓吻合。
所述锁止机构为卡扣。
所述握持手柄方向与针头轴线垂直。
所述针头尾端连接部为回转体。
所述针头内为流道,流道内设有芯杆,芯杆前端位于流道外的部分为锥状突起,针头连接有转换腔体,转换腔体连接有软管接口,芯杆后端穿出转换腔体连接有推板,芯杆流道内和转换腔体内的部分设有纵向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针头尾端连接部坚持在定夹持部和动夹持部间,利用握持手柄施力,可以很容易的将针头插入树干,解决了手持针头插入的难题,无需在树干上钻孔,对树木内部组织破坏小,有利于树木的后期成长和成材,提高树木或果实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1定夹持部;2动夹持部;3重合面;4定凹陷;5动凹陷;6针头尾端连接部;7连接体;8握持手柄;9锁止杆;10锁止点;11输液针头;12芯杆;13锥状突起;14转换腔体;15软管接口;16推板;17纵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3所述,该树木输液插入助力装置,设有定夹持部1和动夹持部2,定夹持部上和动夹持部上分别具有相对的重合面3,重合面重合后定夹持部和动夹持部外轮廓整体呈锥形,定夹持部在其重合面上设有定凹陷4,动夹持部在其重合面上设有动凹陷5,重合面重合后,定凹陷和动凹陷围成与针头尾端连接部6形状吻合的空间,可以稳定的夹持住针头尾端连接部,本实施例针头尾端连接部为回转体,这样定凹陷和动凹陷就为对称结构,实施时针头尾端连接部也可为非回转体,定凹陷和动凹陷只要满足镶嵌并固定针头尾端连接部即可,可以局部保有间隙;定夹持部通过连接体7连接有握持手柄8,连接体位于定夹持部的一侧,确保不与针头及其连接的部件冲突,握持手柄方向与针头轴线垂直,可以更好地充分施力并保持施力稳定,当然握持手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向,只要满足利于握持稳定充分施力即可,定夹持部和动夹持部间设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可为卡扣,本实施例是在动夹持部设置铰接的锁止杆9,锁止杆翻转卡在定夹持部上的锁止点10上,并可旋转锁紧,实施例中为两侧为同样锁止机构,实施时也可以一点采用卡接方式。本实施例在重合面重合后,定凹陷和动凹陷围成的空间设置部分空间与针头尾端连接部前部针头的部分外轮廓吻合,夹持不需插入树干的部分,可以更稳定;另外与本装置配合的输液针头11内设有流道,流道内设有芯杆12,芯杆前端位于流道外的部分为锥状突起13,针头连接有转换腔体14,转换腔体连接有软管接口15,芯杆后端穿出转换腔体连接有推板16,芯杆流道内和转换腔体内的部分设有纵向槽17,前端尖锐更利于插入而不堵孔,锥状突起可以向前拓展处一个药液渗透扩散空间,可以更好地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雪瑞盛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雪瑞盛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7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纤维幅材机中导引幅材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杏鲍菇养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