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降尘的密封型导料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8341.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彩舫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65G21/20;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自动 降尘 密封 型导料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料槽,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降尘的密封型导料槽。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厂、矿山等工程领域的散状物料(煤炭、矿石等)运输系统,包括落料管、输送皮带、导料槽、除尘装置、水冲洗装置等,导料槽与落料管相连通,落料管中的物料经导料槽落入输送皮带上以输送至目的位置。其中,导料槽与输送皮带、导料槽与落料管之间要求具有密封和降尘功效,以防止漏粉、出现扬尘。
现有的导料槽,由顶板、侧板、底板等组装而成,其截面呈倒梯形,上宽下窄,侧板采用防溢裙板进行密封防尘,顶板与侧板之间、侧板与侧板之间、侧板与底板之间、导料槽与落料管的接口、导料槽与除尘装置的接口、导料槽与水冲洗装置的接口等位置,若出现安装偏差或质量问题,均会造成漏粉,且接口位置越多,密封越不可靠,漏点越多。
另一方面,由于落料管到输送皮带之间存在高度差,使得落料过程中导料槽内部气流为正压,对于部分粒度小、含尘量大的煤种,从导料槽漏风处逸出的粉尘与导料槽的正常出料形成的粉尘浓度较高,不仅严重污染现场环境,同时增加了排污系统和水冲洗装置的工作负荷,加剧了排污管道的堵塞以及排污泵的损坏,增加了各种设备的维护工作量,甚者会出现火灾险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降尘的密封型导料槽,该导料槽密封性能良好,同时能够实现自动、高效的降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自动降尘的密封型导料槽,与落料管相连通,包括导料槽主体、回流管、降尘自动控制单元,
该回流管的一端与该导料槽主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连接于该落料管的中上部并与落料管的内腔连通,
该导料槽主体的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除尘器吸风口,该导料槽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组件,该导料槽主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多个挡尘帘,
该导料槽主体的底板为密封滑板,该导料槽主体的底部设置中间托辊,
该降尘自动控制单元包括主控芯片、粉尘浓度传感器、雾化喷头组件的电控开关,该粉尘浓度传感器设置于该导料槽主体的腔体中,该粉尘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该主控芯片的一路控制端与雾化喷头组件的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接,该主控芯片的又一路控制端与除尘器的控制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滑板与所述导料槽主体的侧板通过螺栓可靠连接。
所述多个挡尘帘将所述导料槽主体的内腔按纵向划分为微负压区、泄压区、雾化区、微负压区。
所述雾化喷头组件的电控开关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运用流体力学技术,通过建立导料槽内气场的流动模型,改进导料槽的设计结构,通过泄压腔、吸附过滤帘层和微负压室组合设计,减小两侧及出口粉尘外逸;采用滑板托辊组和围板组成的全密封结构,保证粉尘不外泄,滑板与皮带摩擦阻力小,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导料槽内部设置自动控制的雾化降尘设备,根据导料槽内的含尘量、物料输送量、含水量、粒度等参数确定是否开启和调节水量,并控制除尘器的风量有启动频率。因此在导料槽的的结构设计及辅助设施的配套方面,解决传统导料槽的粉尘跑冒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槽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尘自动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实现自动降尘的密封型导料槽,包括导料槽主体1、回流管3、多个挡尘帘6、多个雾化喷头组件5、降尘自动控制单元等,
导料槽主体1的内腔与落料管2连通,导流槽主体1顶部设置回流管3,该回流管2的一端与导流槽主体1内腔连通,另一端与落料管2内腔连通,且回流管2与落料管2的中上部位置连通;落料管2的中上部在物料急速流动下产生负压,高压含尘料流在落料点释放后产生正压,在正负压差的作用下,导料槽、回流管、落料管三者的腔体内部之间形成涡流效应,增加粉尘颗粒的相互碰撞机率,使得粉尘颗粒在回流管3中将动能转化为势能,回落到输送皮带上,减轻了导料槽泄压区4的压力,减少了粉尘的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彩舫,未经王彩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水幕形成机构
- 下一篇:过滤器除雾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