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套塑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8974.7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年;唐铟;李岩;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进行线缆成型的光纤套塑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输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应运而生的便是光缆的产生,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在我国在大力开展宽带中国战略,伴随着光纤到户、4G网络的发展,对光缆性能的要求逐步提高;
就束管式光缆而言,光缆的主要性能,包括光纤的损耗、光缆的拉伸和温度特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次套塑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光纤套塑的制作装置内设置一针管部件,通过该针管部件进行光纤的过线并稳定在光纤外部的纤膏,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伴随光纤进入到针管的纤膏会在针管内积留,且由于针管在制作装置内不断被加热,造成积留的纤膏逐渐碳化,在针管内部形成小型颗粒状堵塞物,使得生产时堵塞物会与光纤有刮碰,导致光纤衰减较大或光纤在管内断纤;
因此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高效的进行光纤套塑的引导装置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对光纤进行套塑的光纤套塑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套塑引导装置,包括:
用于进行保护层材料注入的注入装置;
用于使注入装置注入的保护层材料形成保护层结构的成型装置,与注入装置连通;
用于将光纤传送至成型装置,并在传送的过程中对光纤进行充油的传输充油装置,与成型装置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注入装置包括:
用于与成型装置进行固定的第一法兰,与成型装置连接;
用于进行保护层材料注入的注料通道,与第一法兰连接,并分别与成型装置和注塑机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注入装置还包括:
用于调节注塑机中的保护层材料注入到注料通道的流量的第二法兰,设置在注料通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注入装置还包括:
用于过滤保护层材料内的杂质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注料通道与注塑机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成型装置包括:
分料锥,与注入装置连通,且分料锥内部设置供光纤通过的过线空腔,一端与传输充油装置连通;
成膜装置,设置在分料锥一端,并与分料锥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成膜装置包括:
模芯,设置在分料锥一端;
模套,设置在分料锥一端,并处于模芯外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成型装置还包括:
第一调节装置,设置在分料锥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充油装置包括;
充油装置,一端与成型装置连通;
用于对光纤进行整理的束线装置,设置在充油装置另一端,并与装置充油装置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充油装置包括:
用于光纤通过,并对光纤进行充油的充油腔,一端与成型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束线装置连通;
注油部,设置在充油腔上,并与充油腔连通;
出油嘴,设置在充油腔上,并与充油腔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用于调整装置传输充油装置对光纤的锁紧度的第二调节装置,设置在传输充油装置一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注入装置、成型装置和注线装置的组合设计,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实现在保护层形成的同时将光纤注油后置于保护层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为高效的进行光纤套塑的制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质量事故;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采用螺纹压紧方式装配,使得安装方便、定位精准且密封严谨;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更简单易于操作,无需反复校正机头位置和角度;
为避免因杂质积累过多而引起的堵塞,将过滤装置设置为使用双滤网口互换式可调滤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双滤网之间的切换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同时便于清洗等操作;
利用第二调节装置进行光纤锁紧度而后束线装置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保证注线装置与成型装置配合位置的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针管结构,并将充油部分进行外置,这样保证在纤膏不会持续受热,也不会与保护层材料接触,杜绝了杂质或阻塞物的形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智能眼镜
- 下一篇:环保室内分支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