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进液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615.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勇;王辉;王磊;王德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新乡市七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郝秀春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进液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适用于铜管铸造时使用。
背景技术:
铜管的铸造是生产铜管的源头和质量的关键,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革新,铜管正朝着小外径、薄壁厚、精密化的发展,这对于铜管铸造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铜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铜管坯料本身,通常铸造中容易出现气孔,铸造晶粒粗大,晶粒不均匀,晶格之间有细裂等问题,而铜管模具是铜管生产的关键工具,直接影响到铜管生产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能够满足铜管生产要求,提高铜管生产质量的一种侧进液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侧进液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中心处供有放置芯棒的定位孔,所述壳体与芯棒之间是过渡配合,所述的壳体上按旋转方向均匀分布有四个进液孔,四个进液孔与中心线平行。芯棒由壳体包裹后呈圆柱形,壳体上进液孔的定位采用机床分度定位,逆时针方向在壳体表面进行8mm的孔径加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能使铜管坯减少质量缺陷,其成才率达到98%以上,成品铜管成才率可达到89%以上,能较好地适应家用空调管朝精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芯棒,2、壳体,3、进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壳体2的中心处供有放置芯棒1的定位孔,所述壳体与芯棒之间是过渡配合,进一步说:芯棒由壳体包裹后呈圆柱形,所述的壳体上按旋转方向均匀分布有四个进液孔3,壳体上进液孔的定位采用机床分度定位,逆时针方向在壳体表面进行8mm的孔径加工,特别要求四个进液孔要与中心线平行,以上结构的结合使铜液在铸造过程中形成搅拌,旋转的电磁铸造效应,从而使铜管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金属铸造的致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新乡市七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新乡市七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入口流体流和冲击角度控制
- 下一篇:多边形车削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