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及具有该喷气阀的筛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662.8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范杨雷;张淑兰;崔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纳摩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F16K31/02;B07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蜂鸣片 控制 喷气 具有 筛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气阀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及具有该喷气阀的筛选机。
背景技术
筛选作业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主要应用为大米、小米、玉米、芝麻、花生等农产品根据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大批量的筛选作业。目前市场上的筛选主要应用的喷气阀是一种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喷气的通断。十几个电磁阀组成一个模块安装于筛选机上,一台筛选机需要十几个模块,电磁阀的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电磁阀发热快,散热不理想,时间稍微一长就会损坏,由于是集成模块,只要有一个电磁阀损坏,整个模块就都要更换,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好、使用寿命长、可以降低使用成本的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及具有该喷气阀的筛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闭的腔体,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喷气口,所述腔体和喷气口之间设置有控制该两者是否相通的蜂鸣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带有透孔的基体和位于所述基体的透孔两侧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基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共同形成所述腔体;
所述喷气口包括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基体的两侧,所述基体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连接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的第一气体导流槽和第二气体导流槽;
所述蜂鸣片包括第一蜂鸣片和第二蜂鸣片,分别盖设在所述腔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和所述第一蜂鸣片、第二蜂鸣片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蜂鸣片和第二蜂鸣片的卡槽,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的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和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镂空柔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柔性机构为圆周形的薄壁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
和/或,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口,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口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蜂鸣片和第二蜂鸣片为压电陶瓷片,所述第一蜂鸣片、第二蜂鸣片、第一固定基座、第二固定基座、基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为方形、圆形或菱形,或者是由方形、圆形和菱形组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基座、第二固定基座、基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质为金属、工程塑料或木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的快插进气口;
和/或,所述壳体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信号源连接的快速插口,所述快速插口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蜂鸣片和第二蜂鸣片连接的接线端子。
一种筛选机,包括上述的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及具有该喷气阀的筛选机,在使用时,通过进气口接通气源,气源接通后,密闭的腔体内部充满气体,当需要分拣颗粒时,控制蜂鸣片产生变形,使得腔体和喷气口接通,腔体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喷气口喷出,把需要筛选出的颗粒喷离,实现颗粒的分拣。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蜂鸣片的使用次数远远高于电磁阀,可以非常可观的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的A-A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蜂鸣片控制的喷气阀,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密闭的腔体,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2和喷气口3,腔体和喷气口3之间设置有控制该两者是否相通的蜂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纳摩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纳摩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