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749.5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41K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通信 施工 线板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通信配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通信配线施工中,工人配线施工时要用木板或硬纸板加工一个配线板,配线板上打有多个配线孔,并标记有与配线架上相对应的数字号,施工时先把线穿过配线板并将线头打结,等所有线都放完后,根据配线板上的数字号一一对应到配线架的对应端子上,配线完成后,再将配线板拆掉。这样,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点:(1)这样的配线板是临时性的,经常用硬纸板或木板自己加工,要自己钻孔、编号,一般孔分3排,每排18个孔,加工起来费时费力;(2)使用时,当把线从配线孔里取出配线完成后,后期核对时,就不知道原先线的位置了;(3)配线完成后,要拆掉配线板,费时费力,且拆下的配线板也很少收藏并运往下一个施工点,费时费力加工的配线板也白白浪费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配线板加工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配线板加工纸的底座和通过合页与底座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三排用于在所述配线板加工纸上打孔的打孔刀头和三条用于在所述配线板加工纸上刻印数字号的光敏印章,三条光敏印章分别位于三排打孔刀头的旁侧,所述光敏印章上刻有与打孔刀头一一对应的数字编号,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三条分别位于三条光敏印章底部的印泥存放槽,所述光敏印章上设置有用于往印泥存放槽内注入印泥的印泥注入孔,所述顶板的端部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三排数量与打孔刀头相对应且供打孔刀头穿入的刀头孔,所述底座上位于刀头孔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存放从刀头孔落下的纸屑的存纸抽屉。
上述的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打孔刀头的数量为18个,相应所述数字编号为1~18;相应每排所述刀头孔的数量为18个。
上述的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光敏印章上印泥注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印泥注入孔均匀排列在光敏印章上。
上述的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与顶板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的端部设置有防滑螺纹。
上述的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刀头的形状为圆柱形,相应所述刀头孔的形状为圆柱形。
上述的铁路通信配线施工用配线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纸抽屉的端部设置有抽屉拉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配线板加工纸放置在底座上,操作操作手柄,就能够快速地完成配线板的加工,使用操作方便,且配线板加工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
3、采用本实用新型加工出的配线板进行配线时,可以不把线从配线板的孔中取出来,直接加工线头,安装进配线架的对应位置,全部核对完后,撤掉配线板即可,节省了人力物力。
4、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配线板加工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合页;3—顶板;
4—打孔刀头;5—光敏印章;6—数字编号;
7—印泥存放槽;8—印泥注入孔;9—操作手柄;
10—刀头孔;11—存纸抽屉;12—防滑螺纹;
13—抽屉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