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旋转载车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834.1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3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虎;陈帮军;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9/00;B66B7/00;E04H6/42;E04H6/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王金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旋转 电梯 | ||
1.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安装于停车楼的电梯升降通道内,停车楼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竖向承重立柱,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的中心部位竖向作为所述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于电梯升降通道处设有电梯机房;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各楼层板上的停车平台竖向对应设置;
其特征在于:双向旋转载车电梯为双层设置,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双向旋转载车电梯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车辆进出口,双向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和双向旋转载车电梯下层均与该两个车辆进出口相通;
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包括上下间隔对应设置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上旋转台支架顶部设有电梯升降辅助机构,电梯升降辅助机构通过绳索与电梯机房内的驱动卷扬装置相连接;上旋转台支架连接有液压摆动缸,液压摆动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上旋转台支架并连接有梯笼,梯笼底端连接在下旋转台支架上,梯笼中部设有上移车平台,梯笼底部设有下移车平台,上、下移车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将车辆由停车平台载入双向旋转载车电梯或将车辆由双向旋转载车电梯送至停车平台的移车机;移车机前后两侧的梯笼上均设有所述的车辆进出口;
上、下旋转台支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架和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连接架上的若干导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其特征在于:电梯升降通道沿周向外缘部位均匀设有若干电梯导轨;电梯导轨位于相邻停车平台之间的接合处;
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电梯导轨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杆的外端均连接有一对旋转台滑轮,该对旋转台滑轮夹持在电梯导轨两侧并与电梯导轨滚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为框架结构,包括矩形上框和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端与上框相连接,连接立柱下端与下旋转台支架相连接;上框内设有十字加强杆,十字加强杆的中心与所述液压摆动缸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向旋转载车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车平台和下移车平台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基座中部向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移车平台导轨;
所述移车机包括车身,车身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行车轮,行车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配合;车身内设有与行车轮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控制器;
车身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承载槽,车身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承载槽内分别设有载车台,载车台包括设于承载槽内的中板,中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后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移车错位承载杆,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设有间隙;承载槽的槽底中部嵌设有用于顶升或落下载车台的托举液压缸,托举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与载车台的中板顶压配合;
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停车底板,停车底板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停车平台导轨,停车平台导轨与移车平台导轨对应设置;停车底板两侧向上连接有侧板,侧板顶部向停车平台导轨的方向连接有停车错位承载杆;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底端与停车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的高度;载车台位于升起的极限高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高于停车错位承载杆,载车台位于落下的极限低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低于停车错位承载杆;
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的间隙大于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相邻停车错位承载杆之间的间隙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