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854.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征宇;刘建;孟国林;王铮;贾帅军;段春光;董鑫;高嘉铠;程建岗;孙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2 | 分类号: | A61L27/12;A61L27/24;A61L27/54;A61L27/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仿生 组织 工程 软骨 生物 活性 支架 | ||
1.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骨支架层(4)、定向结构层(2)以及设置于定向结构层(2)一侧端面上的光滑仿生层(1),定向结构层(2)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钙化仿生层(3),3D打印骨支架层(4)与钙化仿生层(3)相连,所述光滑仿生层(1)以及钙化仿生层(3)为海绵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仿生层(1)以及钙化仿生层(3)的致密程度大于定向结构层(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仿生层(1)中,孔隙大小为3~6μm,孔隙间的距离为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仿生层(3)中,孔隙大小为2~4μm,孔隙间的距离为6~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仿生层(1)采用II型胶原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仿生层(3)采用II型胶原以及三磷酸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骨支架层(4)采用羟基磷灰石以及PLGA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仿生组织工程骨-软骨生物活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仿生层(1)的厚度为30~40μm,定向结构层(2)的厚度为300~400μm,钙化仿生层(3)的厚度为30~50μm,3D打印骨支架层(4)的层数为5~6层,所述5~6层中每一层的厚度为300~4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8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伤口引流渗漏液收集分流装置
- 下一篇:轴承载荷测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