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875.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左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5/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压痕 工装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件折弯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
背景技术
现如今客户对零件表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零件(如导轨)连折弯压痕也不允许存在,目前防止折弯压痕的方法主要有垫布、垫防压痕胶、使用防压痕模具,几种方法有如下弊端:1)垫布的效率较低,每折一刀布就破损,需调整布后再折;2)垫防压痕胶有一定厚度,垫胶后会影响折弯圆角,不容易控制;3)防压痕模具较贵,且使用寿命低。随着模具的使用,易出现不稳定状况,影响折弯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可有效避免零件出现折弯压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Z”型的直角折弯板,所述两块直角折弯板左右中心对称布置,并通过柔性连接件相连,两块直角折弯板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按上述方案,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胶布。
按上述方案,所述直角折弯板由镀锌铁片制成,厚度为0.4~0.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夹板可以在下模上放置稳当,无需另外的固定装置;2、通过柔性胶布连接的两块夹板随工件的角度一同变化,使上模模尖直接作用于零件上,零件的折弯圆角不会因为增加了夹板而变大,保证了折弯圆角和尺寸的同时,也有效隔离了零件与模具折弯时的相互阻力,从而消除了零件的折弯压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零件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零件加工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直角折弯板,2.柔性胶布,3.零件,4.折弯上模,5.折弯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折弯压痕的工装夹板,包括两块“Z”型的直角折弯板1,直角折弯板由镀锌铁片制成,厚度为0.4~0.6mm,两块直角折弯板左右中心对称布置,并通过柔性连接件相连,柔性连接件为柔性胶布2,两块直角折弯板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将工装夹板放置于折弯下模上,两块直角折弯板分别置于折弯下模5的两端顶部,夹板几乎是零间隙卡在下模上,这样夹板可以放置稳当,无需另外的固定装置,折弯上模4随折弯机下行后,柔性胶布随零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保持与零件3角度一致,使零件与折弯下模没有直接接触,从而消除了零件和折弯下模的相互作用力,因折弯痕迹因互相作用力而产生,从而防止产生折弯压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机端盖
- 下一篇:一种折边区压铆螺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