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0141.4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祥;徐松;吴德飞;李晋楼;薛楠;宋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 | ||
1.一种气液分布器,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泡帽(1)和位于该泡帽(1)下方的下降管(2),该下降管(2)包括上段管(21)和位于上段管(21)下方的下段管(22),所述上段管(21)上固定有所述泡帽(1),所述下段管(22)用于安装到分配板(6)上,所述泡帽(1)的内壁与所述上段管(2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隙(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布器还包括雾化喷射部(5),该雾化喷射部(5)与所述下段管(22)相对并连通,且所述雾化喷射部(5)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混相喷射锐孔(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相喷射锐孔(5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二上圆台孔(51)和第二下圆台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孔壁上间隔形成有多条导流凹槽(5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导流凹槽(520)沿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母线方向延伸,且多条所述导流凹槽(520)沿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相喷射锐孔(50)的最小孔径和所述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所述第二上圆台孔(51)的锥顶角度为25°-75°,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锥底角度为25°-75°,所述导流凹槽(520)的宽度为0.5-8mm,深度为0.5-3mm,所述导流凹槽(520)的个数为4-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管(2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气体喷射部(210),该气体喷射部(210)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气相喷射锐孔(2100),所述下段管(22)上形成有液体引流孔(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喷射锐孔(210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上圆台孔(2101)和第一下圆台孔(2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喷射锐孔(2100)的最小孔径和所述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所述第一上圆台孔(2011)的锥顶角度为25°-75°,所述第一下圆台孔(2102)的锥底角度为25°-7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引流孔(220)设置在所述下降管(2)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引流孔(22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液体引流孔(220)沿所述下段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体引流孔(220)和所述下段管(20)的内壁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1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