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0794.2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明;唐润丰;周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科纳米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1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单元 数量 可调 高酸高铜 电镀 废水 流电 设备 | ||
1.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溶解循环槽,其上表面一侧间隔设置有废水进口和晶体进口、中部设连接通孔,上表面另一侧间隔设安装通孔、循环液进口,溶解循环槽侧壁下部间隔开设有第一~第四电解液出液口,侧壁底部开设有废液排放口;
电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器及与所述电加热器连接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由所述溶解循环槽上表面伸入溶解循环槽内侧下部;
一温度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溶解循环槽上方,与所述电加热单元电加热器形成联锁控制,其探测杆伸入所述溶解循环槽内;
一搅拌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溶解循环槽上方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由溶解循环槽上表面中部连接通孔伸入溶解循环槽内侧下部的搅拌轴及与所述搅拌轴位于溶解循环槽内侧部位连接的搅拌桨;
第一、第二旋流电解单元预留接入位,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溶解循环槽第二、第三电解液出液口连通,且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
旋流电解单元,其包括:
若干旋流电解桶,分别包括:
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PP桶、阴极桶及第二PP桶,第一PP桶侧壁一侧设出液口、另一侧设排气口,所述第二PP桶侧壁一侧设进液口;一不锈钢离型片,贴附于所述阴极桶及第二PP桶内壁上;一阳极板,设置于阴极桶及第二PP桶内,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PP桶封闭端外侧;一阴极导电板,与所述阴极桶外壁导电连接;一阳极导电片,与所述阳极板位于第二PP桶外侧的部分可拆卸、可导电连接;
一整流器,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旋流电解桶阴极导电板、阳极导电片电联接;
一主电箱,与所述整流器输入端电联接;
所述溶解循环槽第一、第四电解液出液口分别通过管路并联后与所述旋流电解桶第二PP桶进液口连通,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第四电解循环泵;所述旋流电解桶第一PP桶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溶解循环槽循环液进口连通,旋流电解桶第一PP桶排气口分别接抽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酸铜废水储罐,其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溶解循环槽废水进口连通,且管路上设有电磁流量计及排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浮球液位计,其插杆及浮球由所述溶解循环槽安装通孔伸入溶解循环槽内侧,所述浮球液位计与所述排水阀形成联锁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废液收集罐,其通过管路与所述溶解循环槽废液排放口连通,管路上设有排放泵,并通过一回流阀与所述溶解循环槽形成循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硫酸铜晶体储罐,其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溶解循环槽晶体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循环槽第四电解液出液口还通过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旋流电解单元预留接入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PP桶两开口端与阴极桶上、下两开口处分别通过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离型片上沿包覆橡胶密封条,不锈钢离型片上沿位于所述第一PP桶出液口下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桶为钛桶,所述阳极板为表面涂覆有钛层的氧化铱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单元数量可调的高酸高铜电镀废水用旋流电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电解单元内旋流电解桶的数量为5~10个,并列间隔排布,分别通过阴极导电板和阳极导电片与所述整流器形成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科纳米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科纳米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7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支架的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