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埋件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3198.X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民;赵立果;李涛;王毓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B1/4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埋件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埋件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现在国内发电的主力军,火电厂的主厂房绝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内的大部分管道、设备、零星钢构件的固定就位都设计为与混凝土框架上的预埋件焊接。
为了固定混凝土预埋件,常用的方式多为将混凝土未完全凝固前拆模,然后挖出需要的形状,再将混凝土预埋件塞入,然后重新填缝,上模。但是该方式存在多种缺陷,即:
(1)预埋件为后置式装配,相对于一体浇注的结构而言,整体性较差;
(2)混凝土未完全干透时就进行拆模,无法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3)存在二次拆模的问题,非常麻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技术,实现混凝土预埋件精准定位,且不易发生位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埋件装配结构。依照本方案进行施工可以实现混凝土预埋件的准确定位。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预埋件装配结构,包括:模板,模板的一侧具有混凝土预埋件,混凝土预埋件与螺杆固定连接;
所述螺杆将模板贯穿,位于模板另一侧的螺杆与螺母相配合,螺母与螺杆紧固后混凝土预埋件紧贴于所述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预埋件具有至少一组相对应的矩形平面,螺杆焊接于其中一个矩形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两根,螺母为两个,两根螺杆分别连接于矩形平面的两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四根,螺母为四个,四根螺杆分别连接于矩形平面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预埋件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螺母的紧固力,将混凝土预埋件紧贴于模板上,混凝土预埋件与模板之间基本没有缝隙,使得预埋件的外面与浇注物相对应的平面几乎完全重合,具有较高的平整度;
(2)预埋件自始至终都可以视为与模板固定连接,而模板几乎不发生位移,使得预埋件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相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板,2、混凝土预埋件,3、螺杆,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预埋件装配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板1,模板的左侧具有混凝土预埋件2,混凝土预埋件2与螺杆3焊接连接;
所述模板1上具有孔,螺杆2将模板1上的孔贯穿,位于模板1右侧的螺杆3与螺母4相配合,螺母4与紧固后混凝土预埋件2紧贴于所述模板1上。
所述混凝土预埋件2具有至少一组相对应的矩形平面,螺杆3焊接于其中一个矩形平面上。每组矩形平面的平面数量为2个。
混凝土预埋件2可以为钢板或其他具有矩形平面的钢构件。
所述螺杆3可以为两根,螺母4则为两个,两根螺杆3分别连接于矩形平面的两个角上。
更优的选择为,所述螺杆3为四根,螺母4为四个,四根螺杆3分别连接于矩形平面的四个角上。
为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跑浆漏浆,所述螺杆3与混凝土预埋件2为过盈配合。
进行施工时:在混凝土预埋件2设置的位置对应在模板1上打出位置边线,在混凝土预埋件2的对角处钻孔Ф8.5,用Ф8螺杆和螺母直接将预埋件固定于模板上,与模板1一并安装就位,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待混凝土完全干透后,混凝土预埋件2就与浇注物一体成型了,然后进行拆模,拆模后将螺杆3切除磨光即可。
采用了上述方案进行施工,无需二次拆模,并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预埋件与浇注物的整体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3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