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伪合金预制件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4332.8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彭银江;周灵展;朱秀荣;费良军;雷燕;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1/00;B22F3/16;C22C38/4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景丰强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预制件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伪合金预制件的模具,涉及的伪合金预制件预作为活塞第一环槽增强耐磨环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转速和最高燃烧压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活塞第一环槽部位所受的机械载荷急剧增加,现有的柴油机用活塞通常在第一环槽部位采用高镍铸铁镶圈增强或Al2O3短纤维复合材料增强,高镍铸铁镶环与铝基体结合强度低,只有20~40MPa,从而导致活塞使用寿命短、使用可靠性差。
高镍铸铁镶圈通常采用离心铸造成筒状毛坯,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成,材料的利用率比较低。
Al2O3短纤维预制件采用抽真空压滤成型预制件,如申请号为200910099094.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Al2O3短纤维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1575687B),该方法制作的预制件前处理工序繁琐,效率较低,制作的纤维预制件上下面容易聚集硅溶胶,影响后续的挤压渗透过程,挤压铸造后形成的复合材料与铝合金界面容易存在渗透不良的界面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强度大且制作简单伪合金预制件专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伪合金预制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
下模,中空并设于前述底模上端面;
内模,设于前述底模的上端面,该内模位于前述下模的中部并向上伸出前述下模;
垫块,设于前述底模的上端面;
外模,位于前述垫块的上方并套设于前述下模的外周且向上伸出前述下模;以及
上模:中空并套设于前述内模外周且位于下模上方,
前述下模上端面与内模外侧面、外模内侧面及上模的下端面构成预制件的成型腔体,该成型腔体呈环形。
所述下模包括上段环及由上段环向下延伸的下段环,前述上段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内模的外侧面和外模的内侧面紧配合,前述下段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内模的外侧面和外模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上模包括下环及由下环向上延伸的上环,前述下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内模的外侧面和外模的内侧面紧配合,前述上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内模的外侧面和外模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上模和下模采用“凸”字结构设计,减少了成型腔体配合面的面积,加压和试样的取出过程较为便利,同时也为了降低模具的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具简单,操作便捷,整体制造工艺简便、材料利用率高、制作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伪合金预制件的模具压制过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伪合金预制件的模具开模过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伪合金预制件的模具顶出取件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获得伪合金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伪合金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伪合金粉末颗粒,该合金化学成分组分及质量百分数为:
Cr:16%;Ni:10%;Mo:2%;C:0.01%;其余为Fe;
②添加粘结剂,伪合金粉末颗粒加入硬质酸锌,伪合金粉末颗粒与硬质酸锌的加入比例为质量比10:1;
③混粉,将伪合金粉末颗粒与硬质酸锌加入混料筒中,加入钢球,混粉时间为6h,混合后,采用筛子筛去钢球,获得混合均匀的粉末;
④制作伪合金预制件,通过专用的模具来制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伪合金预制件专用模具包括底模6、下模4、内模2、垫块5、外模3及上模1,下模4中空并设于底模6上端面,内模2设于底模6的上端面,内模2位于下模4的中部并向上伸出下模4,垫块5设于底模6的上端面;外模3位于垫块5的上方并套设于下模4的外周且向上伸出下模4。
上模1中空并套设于内模2外周且位于下模4上方,下模4上端面与内模2外侧面、外模3内侧面及上模1的下端面构成预制件的成型腔体,成型腔体呈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4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可靠的全回转伸缩式过桥
- 下一篇:低温型活性染料染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