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板簧中心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5585.7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坤;张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心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载型非独立悬架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板簧中心螺栓。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汽车板簧中心螺栓结构与普通的螺栓结构相似,其特点是:强度小,由于重载型汽车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恶劣,尤其是工程运输类载重卡车,多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行驶,在使用过程中,板簧与车后桥之间的冲击力度大,并且螺栓杆根部与螺栓头的连接处横截面面积突变,极易被板簧与车后桥之间的剪切力剪断,并且失效后更换较为麻烦。专利CN201771921U公开了一种半球螺栓头、根部加粗的中心螺栓,相对传统的中心螺栓强度有所提高,但是这样的改进仍存在两处不足。首先,半球形螺栓头在螺栓拧紧的时候无法用扳手卡住,拧紧不便;其次螺栓根部虽然加粗,但是较粗部分与较细部分仍存在横截面的面积急剧变化的情况,仍然无法避免在截面积变化地方所受应力集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板簧中心螺栓。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板簧中心螺栓,由螺栓头、锥形过渡结构以及端部带有螺纹的螺栓杆构成,所述螺栓头与螺栓杆通过锥形过渡结构相连接,所述锥形过渡结构的大端与螺栓头的直径相等,小端与螺栓杆的直径相等。所述螺栓头为圆柱型结构,在其侧面切除两部分形成两个对称的平面,两平面的距离与标准开口扳手的卡口尺寸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柱形螺栓头结构,相对于六角头结构,增大了螺栓头与后桥上的螺栓定位孔之间的配合面积,可以延缓两者之间的磨损,从而够减小两者之间的窜动;锥形过渡结构具备较好的力学特性,与板簧配合后能够有效减小整架板簧与后桥之间的剪切强度,因此能够有效提高中心螺栓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螺栓头对车桥上螺栓定位孔的磨损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螺栓与最后一片板簧以及车桥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板簧中心螺栓,由螺栓头1、锥形过渡结构2以及端部带有螺纹4的螺栓杆3构成,所述螺栓头1与螺栓杆3通过锥形过渡结构2相连接,所述锥形过渡结构2的大端与螺栓头1的直径相等,小端与螺栓杆3的直径相等。所述螺栓头1为圆柱型结构,在其侧面切除两部分形成两个对称的平面,两平面的距离与标准开口扳手的卡口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中心螺栓通过板簧上的中心孔将所有板簧5穿起来,在螺纹4上安装螺母进行拧紧;然后利用螺栓头1与车桥6上的定位孔匹配,将整架板簧5定位在车桥6上。在载重情况下,车架带动板簧5与车桥6之间有前后相对运动的趋势,尤其是在急刹车、路面坑洼不平时,对中心螺栓的剪切力更大,而中心螺栓受剪切力最大的部位为锥形过渡结构2处。锥形过渡结构2进行抛光处理,该部分长度略小于最后一片板簧5的厚度,同时为使与之较好配合,最后一片板簧5的中心孔需要铰成与锥形过渡结构2锥度相匹配的锥形孔,可以增强螺栓头1以及螺栓杆3根部与螺栓头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中心螺栓在该位置被剪切力剪断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5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