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7860.9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小兰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横移式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怎么充分利用现有的面积停放更多的车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常见的地下停车场虽然能够解决部分停车问题,但是占地面积大,还容易造成拥堵现象,而且车主需要自己停取车辆,也造成时间浪费。于是立体车库就应运而生。立体车库按原理不同主要可分为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升降式及简易升降式,其中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较为常见。
各种立体车库均配置有载车台,用于存取过程中承载车辆作用,车辆存入过程中,先将载车台降至地面,车辆倒退驶入载车台到位,再由升降横移系统带动载车台上升移位,将车辆载至对应车位。之后载车台停留等待,下次存车操作时,载车台重复上述操作;亦每次存车前,均需要等待载车台下降的时间操作,存在效率低问题。再有,所述升降横移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十分关键,特别是上升到位的可靠性、精准性及平稳性,将直接影响车辆存取的效率、便捷性及安全性。目前针对到位控制问题,均采取检测到位后瞬间制动方式,然而由于惯性力缘由,存在对位不够精准缺陷,更主要是会对车辆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影响车辆安全及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具有车辆到位提醒、升降可靠平稳、对位精准安全以及存车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具有车库框架、载车台机构、到位控制机构及升降控制机构;该载车台机构具有载车台和设在该载车台的靠后端的挡车梁;到位控制机构包括活动板、弹性件及限位开关;该活动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挡车梁的前侧面上,限位开关设于挡车梁上且位于活动板背后位置处,该限位开关电连接控制载车台运行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连接有语音播报器;升降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限位开关、升降接收器和升降发射器,该第一限位开关和升降接收器呈上下设置于立体车库的竖直梁臂上,升降发射器设于载车台的边沿上并且与升降接收器相对应设置。
所述挡车梁上还设有防护柱,该防护柱位于活动板背后位置处。
所述竖直梁臂设于立体车库的上梁钢架上,该竖直梁臂设有左右两组,则到位控制机构对应设有两组。
所述竖直梁臂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开关,该第二限位开关位于第一限位开关的上方。
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有横移控制机构,该横移控制机构具有横移发射单元和横移接收单元;该横移发射单元包括若干个横移发射器,该若干个横移发射器一一对应设于若干个车位的沿横移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横移接收单元设于载车台其横移向所在的端沿上,其具有依次并排设置的左向接收器、中位接收器及右向接收器;该中位接收器位于端沿的中间位置,左向接收器和右向接收器分别靠近端沿的左右两侧并且与中位接收器呈等间距设置。
所述中位接收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辅接收器和第二辅接收器。
所述第一辅接收器和第二辅接收器与中位接收器呈等间距设置;第一辅接收器与中位接收器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辅接收器与左向接收器的距离;第二辅接收器与中位接收器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辅接收器与右向接收器的距离。
所述载车台具有二侧梁、一体成型板及三道加强梁;该二侧梁一体连接在一体成型板的两侧边上,三道加强梁分别位于一体成型板的中间及两端位置,并且该三道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在二侧梁上。
所述一体成型板的中间及两端分别成型有供三道加强梁匹配镶嵌的让位凹槽。
所述一体成型板的前端部往下倾斜构成有导车部,该导车部延伸至二侧梁的前端之外。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当车辆驶入载车台时,由车后轮适当往后抵触活动板,活动板触碰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动作发出信号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处理信号并控制语音播报器语音播报倒车到位,以提醒驾驶员。当限位开关未触发(即载车台处于空置状态)达到一定时间时,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载车台自动下降至地面,以等待下一次存车操作,于此本新型载车台控制机构可发挥两种功用,一则提醒驾驶员倒车到位功能,二则每次存车时无需等待载车台下降到位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存车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小兰,未经庄小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7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