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7956.5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巍 |
主分类号: | A61B17/43 | 分类号: | A61B17/43;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助孕装置。
背景技术
据2012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已经高达12.5%,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不孕不育的发病率甚至已经达到15%以上。这不仅意味着,每10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对不孕不育患者;也意味着,付出大笔金钱求子的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事实上,早有国外专家将这种育龄人群出现高比例不孕不育的现象,称之为“不孕潮”。现在,这股“不孕潮”在中国也开始涌动,不孕不育正在悄然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人工受精两种模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药物治疗相对来说患者承受的的痛苦比较小,但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家庭会承受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人工受精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有比较大的经济负担,也同时在身体承受相当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助孕装置,该装置能够将男性精液注入女性子宫中,从而达到帮助女性受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孕装置包括精液采集单元和精液注射单元,所述精液注射单元由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前端夹持机构、连接杆上部套筒和连接杆下部套筒组成,其中连接杆下部套筒设有精液发射及解锁机构。
所述前端夹持机构由右开口滑片、左开口滑片和它们之间的杯托构成。所述左、右开口滑片,其上部分为半圆弧形,其下部分滑片内弧面伸入连接杆上部套筒中。
所述滑片内弧面上装有精液发射及解锁机构中的限位卡扣和连接卡扣。
所述的精液发射及解锁机构,设有复合按钮和与之两端头分别相连的发射按键、解锁按键;设有注射拉杆,其杆体卡于连接杆下部套筒的壳体中;设有注射连杆,其杆体插入注射拉杆中的发射滑杆限位弹片处;设有连接绳,其一端穿过杯托内的弹簧罩和弹簧后固定于前端夹持机构的杯托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杯托、连接杆上部套筒、注射拉杆、注射连杆的连接绳导引槽后固定于与注射连杆相连的连接绳挂钩上;设有U形部件和与之两端头分别相连的发射按键压片、解锁压片,该U形部件的横向部位与复合按钮的中部杆体相连。
所述的发射按键位于连接杆下部套筒右外壳和连接杆下部套筒左外壳合并以后的空位处。
在所述发射按键上设有防滑圆形凸纹。
在所述解锁按键上设有防滑圆形凸纹。
所述的精液采集系统由内采集帽和与之活动相连的外采集帽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1.操作简单,可以个人独立操作。
2.操作过程中,无痛苦。
3.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该装置基本可以实现病患在家独立操作,安全受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端夹持系统和精液注射系统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端夹持系统和精液注射系统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端夹持系统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属于前端夹持系统的开口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属于前端夹持系统的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属于精液注射系统的注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属于精液注射系统的注射拉杆的侧视图。
图8是图2中属于精液注射系统的注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属于精液注射系统的注射复合按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属于精液注射系统的注射复合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属于精液采集系统的内采集帽和外采集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开口滑片;2.杯托;3.左开口滑片;4.限位口;5.连接杆上部套筒;6.连接杆下部套筒右外壳;7.发射按键;8.连接杆下部套筒左外壳;9.解锁按键;10.注射拉杆;11.注射连杆;12.复合按钮;13.限位卡扣;14.滑片内弧面;15.连接卡扣;16.杯托自锁卡扣;17.连接绳;18.连接绳导引槽;19.连接绳挂钩;20.发射滑杆限位弹片;21.发射按键压片窗口;22.防滑栏;23.解锁扣就位凹槽;24.发射按键压片;25.解锁压片;26.防滑圆形凸纹;27.防滑圆形凸纹;28.内采集帽;29.外采集帽;30.弹簧罩;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巍,未经王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7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变压器远程监测系统
- 下一篇:行星齿轮架精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