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9341.6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音;鞠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尚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机背盖,特别涉及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因其功能种类繁多、使用方便等优点,更是获得人们的青睐。但是智能手机屏幕很大,耗电量高、耗电速度快,电池发热厉害,并且当处于周围气温较高时,手机的散热问题更为突出。目前市面上有个别手机的背盖采用全金属材质,虽然其散热性能较好,但是使用者会感到手持温度相当高,长时间握持会造成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不会引起使用者手感的手机背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包括壳主体,位于所述壳主体上设置有金属导热体,所述壳主体上分别包括手持区域、疑手持区域和非手持区域,所述金属导热体设置在所述非手持区域。通常使用者手持区域为手机背盖的横向中段,疑手持区域布置在手持区域附近,而非手持区域主要包括手机背盖的顶部和底部,因此本设计方案即为将电池的温度通过金属导热体导向非手持区域,从而散发到大气中以降低电池温度,同时由于使用者手部不会碰到非手持区域,因此不会因接触高温而不适。因此将金属导热体直接设置在非手持区域可以很大程度的简化手机背盖的结构复杂度,减少工艺制造难度,降低成本。
以上方案的更优选,所述金属导热体包括与电池接触的电池接触端、固定在手机背盖上的固定端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散热端。因各种型号手机的电池位置不同,因此不能保证非手持区域覆盖电池摆放位置。本方案将金属导热体的电池接触端事先与手机电池的表面接触,热量通过电池接触端直接依次导向固定端和散热端,从而散发到大气当中。上述更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散热端为突出于手机背盖外表面的金属凸起。上述进一步优选方案的再一次优选,所述金属凸起呈半圆形状。
以上方案的同样更优选,所述壳主体位于非手持区域部分呈带有缺失部位的部分缺失结构,所述金属导热体设置于缺失部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热体完全填充所述缺失部位,并且所述壳主体呈表面光滑结构。为了保证壳主体的光滑美观实用,将金属导热体直接嵌设于非手持区域部位的缺失部位,形成一结构统一,表面光滑的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良好的控制电池温度,降低因电池过热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因电池散热而导致接触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型手机背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型手机背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主体
2手持区域
3疑手持区域
4非手持区域
5金属导热体
6散热端
7固定端
8电池接触端
9缺失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包括壳主体1,壳主体上包括手持区域2、疑手持区域3和非手持区域4,在非手持区域4上设置有金属导热体5,金属导热体5包括与电池接触的电池接触端8、固定在手机背盖上的固定端7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散热端6,散热端为突出于手机背盖外表面的半圆形金属凸起。
使用时,手机电池发热,热量散发到与电池表面接触的电池接触端8,从而依次通过固定端7和散热端6直至大气当中。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介绍了另一种导热型手机背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壳主体位于非手持区域4部分呈带有缺失部位9的部分缺失结构,所述金属导热体5设置于缺失部位9,并全部填满,壳主体外表面平整光滑,没有凹凸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尚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尚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9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