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变频电机转子冲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0244.9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邴兆虹;吴芝荣;李意;崔雨世;李臣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立美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变频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变频电机转子冲片,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永磁变频电机转子磁钢固定结构分为3种:面贴式、镶嵌式和内埋式。其中内埋式电机转子最能满足电机动态及静态的稳定性要求。但是内埋式转子是漏磁系数最高的一种转子形式,影响电机效率。加大槽面积减少定子槽数以及电机极对数是提升电机功率密度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此便会面临新的问题:由于槽数和极对数的降低导致了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极度不均。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气隙磁密分布不均会造成较多的高频谐波使电机产生电磁噪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电机效率、降低电机运行噪音的永磁变频电机转子冲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永磁变频电机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为圆形结构,所述转子冲片上设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布的用于内置磁钢的通槽,所述通槽均匀分布在转子冲片中心的周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转子冲片上在每个通槽的外侧位置均设有一组气隙,每组气隙包括多个大致沿转子冲片的径向布置的长条状的气隙,所述气隙与对应的通槽及转子冲片的外圆周之间均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条状的气隙的宽度优选为0.35mm-0.55mm。
进一步的,为了引导磁路方向,有效达到规定磁场路径和磁场分布的目的,每组设置在通槽外侧的气隙包括相对于与该通槽垂直的转子冲片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其中左侧部分包括由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气隙、第二气隙、第三气隙、第四气隙,第一气隙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66°-70°,第四气隙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78°-82°,第二气隙和第三气隙均为类弧状结构,第二气隙的近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48°-52°,第二气隙的远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58°-62°,第三气隙的近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58°-62°,第三气隙的远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的夹角为76°-8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置大致沿转子冲片径向布置的多个长条状的气隙,可有效阻断相邻磁钢间产生的短路磁力线,降低转子的漏磁系数,达到电机提效的目的,并通过控制所述气隙的角度和路径来选择性的阻断磁路集中点,引导磁路方向,达到规定磁场路径和磁场分布的目的。磁力线均匀分布之后避免了气隙中某一位置磁密高而另外一些部分磁密低的状况,可使电机运行阻力变小,电机运行更加平稳,从而运转效率也大幅提升;气隙磁密分布均匀,可大大降低高频谐波量从而降低电磁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其中一组气隙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冲片的磁路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路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1是通槽,2是第一气隙,3是第二气隙,4是第三气隙,5是第四气隙,6是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永磁变频电机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为圆形结构,转子冲片上设有四个呈正方形排布的用于内置磁钢的通槽1,所述通槽1均匀分布在转子冲片中心的周围,相邻的通槽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子冲片上在每个通槽1的外侧位置均设有一组气隙,每组气隙包括多个大致沿转子冲片的径向布置的长条状的气隙,所述长条状的气隙有间隔的布置,所述气隙与对应的通槽1及转子冲片的外圆周之间均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条状的气隙的长度根据转子直径大小进行设计,所述长条状的气隙的宽度优选为0.35mm-0.55mm。每组设置在通槽1外侧的气隙包括相对于与该通槽1垂直的转子冲片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其中左侧部分包括由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气隙2、第二气隙3、第三气隙4、第四气隙5,第一气隙2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66°-70°,第四气隙5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78°-82°,第二气隙3和第三气隙4均为类弧状结构,第二气隙3的近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48°-52°,第二气隙3的远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58°-62°,第三气隙4的近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58°-62°,第三气隙4的远冲片中心端与对应的通槽1的夹角为76°-80°。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计长条状的气隙,有效阻断了相邻磁钢间产生的短路磁力线,并将磁钢磁力线按照发散状硅钢条的方向导磁,达到规定磁场路径和磁场分布的目的,使气隙磁密分布均匀,降低了高频谐波量从而降低了电磁噪音,并且电机运行阻力变小,电机运行更加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立美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立美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0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轴盘式电机
- 下一篇:定子铁芯与机壳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