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的调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0521.6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姜长君;段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工具 调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调速装置,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利用速度信号进行反馈调速的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动工具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以抛光机为例,抛光机是用来对金属、木头、大理石等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一种工具,现在很多抛光机使用过程中有调节转速的功能,当通过速度反馈来调节转速时就是有一个感应探头来采集信号反馈,传统方式是感应磁环放在机壳后端,如2011年9月21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8586U),其中公开了在电机转子上设置感应磁环的结构,感应磁环随电机转子一起转动,转动时能感应到电机转子的转速,同时感应磁环将转速信号反馈给感应块,感应块再将信号反馈到调速器,利用调速器来完成控制恒定转速的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一定缺陷:
1:技术方案结构复杂,并且因为在电机转子的后端加装感应磁环,所以增加了电机转子的长度,增加成本及制造难度,同时机器本身长度和空间体积增加。
2:因为感应磁环装机壳后端,且延伸在轴承座的外侧,所以机壳后端要对其做单独的密封结构设计进行防尘,装配工序进一步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调速装置,解决了原有调速机构中需要增加电子转子长度来安装感应磁环的问题,也避免了原有调速机构中需要额外为感应磁环设计密封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具的调速装置,包括设在机壳内的感应磁环、感应探头和调速器,感应磁环设于电机转子上并随电机转子一起转动,感应探头接收感应磁环的感应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到调速器,电机转子的后端位置连接有轴承,所述的感应磁环设于轴承前侧的电机转子上。
优选的,电机转子在轴承的前侧设有换向器,所述的感应磁环设于换向器与轴承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感应磁环为圆环形的结构,感应磁环的外壁设有径向外凸的小风叶。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有安装轴承用的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固定感应探头用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座与机壳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体,或者轴承座与机壳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机壳的后端设有后端封盖,所述的调速器安装于后端封盖内。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无需增加电机转子的后端长度,因为感应磁环安装在轴承的前侧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前侧方向为电动工具的工作头方向,而且因为轴承与电机转子安装时本身就是密封的结构,即机壳后端吸入的灰尘等无法通过从轴承的外侧进入内侧,所以很好的利用了电动工具中原本就具备的防尘结构,无需单独为感应磁环设计密封结构,装配更为简单,而且减少了整体的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原有电动工具内部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感应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动工具内部的调速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图中为例,电动工具包括最外部的机壳,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所指为朝电动工具的后端方向,后端方向一般安装手柄类;右侧为朝电动工具的前端方向,前端方向一般安装工作头,工作头根据不同的电动工具结构不一,如果是抛光机,则工作头为磨光片或者抛光片。在原有的结构中,为了在电机转子4上装配感应磁环3,将电机转子4的后端进行加长处理,从而将感应磁环3装配在电机转子4的后端,从图中可知,电机转子4在轴承5的左侧方向安装了感应磁环3,而电机转子4在轴承5的右侧方向则安装了换向器6,感应磁环3连接有感应探头2,感应磁环3随电机转子4一起转动,能感应到电机转子4的转速信号,从而将转速信号反馈到感应探头2,感应探头2根据采集到的转速信号再反馈到调速器1,在原有的技术方案中,调速器1安装在电动工具的后端封盖内,感应探头2也安装在后端封盖内,同时因为受到电机转子4加长的影响,后端封盖也相应做了加长处理,而且为了防止后端封盖中吸入的粉末对感应磁环3、感应探头2产生影响,需要为感应磁环3和感应探头2单独设计密封防尘装置,进一步增加了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0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垃圾袋的簸箕
- 下一篇:一种充换电式充电站空水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