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多支刀塔整合导角与车削功能的钢筋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0810.6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7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丰预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B5/16;B23B7/14;B23B29/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中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支刀塔 整合 车削 功能 钢筋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多支刀塔整合导角与车削功能的钢筋加工装置,尤指利用一驱动轮盘同步带动多支刀塔,且刀塔上设有二支车刀,以能同时对钢筋进行导角及车削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是近代建筑结构中最常见且运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多与混凝土一同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支撑材,令建筑结构具有高强度的抗震性。由于钢筋的长度有其规格限制,因此,在将钢筋作为建材使用前,业者尚必须对钢筋进行加工,使多支钢筋能被续接成与建筑结构相匹配的长度。
为便于后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背景,现扼要说明现有钢筋在续接前需进行的加工程序如下:首先,由于未加工的钢筋的构型并非圆柱体,而是呈“竹节状”或“螺旋节状”,故,业者会先通过一冷轧成形程序,将该钢筋邻近其端头的部位挤压成一圆棒;然后,依序经过一导角(chamfer,也称“倒角”)程序及一车削程序,在圆棒一端切削出导角,并沿着该圆棒的周缘车削,以形成理想的圆柱或圆锥形;最后,以一滚牙程序,在车削后的圆棒上滚压出螺纹,据此,加工后的钢筋即能与一钢筋续接器相螺合,以衔接成业者预定的长度。
在前述加工程序中,“导角成型程序”、“车削程序”及“滚牙程序”中是在同一加工机台上完成,该加工机台上设有多个加工机头及一夹具,各该加工机头分别对应于“导角成型程序”、“车削程序”及“滚牙程序”等功能(也就是说,该加工机台上至少需有三个加工机头),该夹具则能夹持住钢筋的中段部,以在该加工机台沿着一预定轨道被驱动位移时,各该加工机头能依序位移至邻近该钢筋的一端的位置,并进行相对应的加工程序。
该加工机台虽能执行各种加工程序,但在使用上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现扼要说明如下:
(1)加工效率不好:由于传统的加工机台上至少必须装设三个加工机头,始能依序对进行“导角成型程序”、“车削程序”及“滚牙程序”,故,该加工机台的体积势必十分庞大,同时,该加工机台尚必须经过至少三次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移,始能将各该加工机头逐一定位至该钢筋的一端,因此,受限于加工机头过多、需反复位移定位的情况,即便机构再精密,也很难提高该加工机台的加工效率。
(2)车削功能单一:传统的加工机台中,用于“车削程序”的加工机头上配置有单一规格的车刀,但钢筋依照不同的应用需求,有“直行式”(即,钢筋的一端车削为圆柱形)与“锥形式”(即,钢筋的一端车削为圆锥形)之分,因此,若业者有加工两种类型的钢筋的需求时,即必须通过两组加工机台分别进行加工,或者大费周章地拆卸更换“车削程序”的加工机头,在使用上十分不便。
(3)车削品质:在对钢筋进行车削时,加工机头上的车刀很可能因为受力不均,导致松动或偏移,虽然微小的偏移并不易察觉,但却会明显影响钢筋车削后的构型质量,因此,如何改善车刀的稳定度,也是业者的一大问题。
由前述可知,传统的加工机台上具有“体积过大”、“车刀构型单一”、“车刀稳定性不佳”等问题,而会影响钢筋在加工上的成本与质量,因此,如何颠覆传统的加工机台,设计出一种创新的“钢筋综合削滚牙专用机台”,不仅能具有较小的体积,且尚能具备更耐用、稳固的车刀及更广的加工型态(即,能适用“直行式”与“锥形式”的钢筋),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加工机台具有“体积过大”、“车刀构型单一”、“车刀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设计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多支刀塔整合导角与车削功能的钢筋加工装置,期能提供一种体积更小、功能更完善且更为耐用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丰预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得丰预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0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强力磁台
- 下一篇:自动化调控还原炉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