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1654.5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福;顾同江;岳胜;刘信;郑洋;向锋利;弋才勇;刘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5/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脚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纷纷实现了室内办公,而随着室内办公时间的延长,人们需要室内能保持较好的工作环境。然而由于人们的走动,往往会带动灰尘的流动,尤其是鞋底粘附的灰尘会随着人们的足迹散落在各处,且由于灰尘质量轻,易飘散,导致人们在打扫清理时颇为不便,尤其是对于机房、实验室等工作间,灰尘还会散落到机器的内部,妨碍机器的正常工作,影响其工作进展。现在人们常用的除尘方式多为穿戴鞋套、更换室内鞋,或者增设脚垫等方式,然而这些除尘方式往往存在操作不便,费时费力,除尘效果差,不环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除尘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除尘方式存在的操作不便,费时费力,除尘效果差,不环保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脚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滤网、鞋底刷辊组、动力驱动装置和除尘气源;在壳体的左侧中部内设有滤网,壳体左部内腔通过滤网间隔形成上下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由上至下分别为除尘腔和集尘腔,除尘腔的左端有脚踏入口,集尘腔的左端有清理入口,在壳体的上部右侧设有位于除尘腔右侧的处理腔;在除尘腔的下部由左至右间隔安装有至少三组鞋底刷辊组,每组鞋底刷辊组均包括刷辊支座、毛刷辊、从动轮和从动轴,对应滤网上方位置的壳体内固定有刷辊支座,在刷辊支座上通过从动轴安装有能随从动轴转动的毛刷辊,在从动轴上设有能带动从动轴旋转的从动轮;在处理腔内设有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各个从动轮之间设有能通过主动轮旋转带动各个从动轮转动的链条;对应鞋底刷辊组上方位置的除尘腔的上部由前向后间隔分布有至少一根旁路气管,各个旁路气管的右端汇集在一起形成充气入口,对应充气入口右侧位置的处理腔内设有除尘气源,除尘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入口连接在一起;在每根旁路气管上均由左向右间隔分布有与各个毛刷辊位置分别对应的吹气出口,每个吹气出口上均连接有位于对应毛刷辊上方且能将气流吹至对应毛刷辊上的分气管。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分气管的出气方向可呈向右下方倾斜状,其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倾斜夹角。
上述倾斜夹角可为30°到45°之间。
上述还可包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总开关按钮和手动控制按钮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供电模块,动力驱动装置和除尘气源的开关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手动控制按钮的各个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供电模块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总开关按钮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动力驱动装置和除尘气源的供电输入端分别与供电模块的各个供电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在壳体内还可安装有处理器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探头部件安装在至少一个毛刷辊上,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一起,动力驱动装置和除尘气源的开关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处理器的各个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对应滤网所在位置的壳体内侧可设有能使滤网向左侧抽出的安装槽,滤网安装在安装槽内;集尘腔呈上大下小的锥体状,清理入口内套装有能将集尘腔内的灰尘接收并能向左方抽出的集灰抽屉。
上述在除尘腔的下部由左至右可间隔均布有四组鞋底刷辊组,对应鞋底刷辊组上方位置的除尘腔的上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一根旁路气管。
上述动力驱动装置可为电机,除尘气源为吹气泵。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和除尘气源可使毛刷辊在转动的同时从分气管中吹出除尘气体,从而可将鞋底和鞋面的灰尘出入,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且更加环保;通过按钮的设置使其操作一目了然,另外增设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可使其能实现智能化操作,省去人工启闭,进一步简化其操作过程,还可通过将滤网和集灰抽屉向左抽出使位于其内的灰尘便于清理,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电路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1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