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3986.7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雄;潘小辉;文国富;杨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小雄 |
主分类号: | F16L11/115 | 分类号: | F16L11/115;F16L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聚乙烯 pe 螺旋 波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用管道,特别是塑料排污、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在市政建设中,地下排水管及排污管的埋设是重要的市政工程,常用的排水管及排污管有混凝土管和金属管,新型材料高强度聚乙烯具有柔韧性强、耐腐和耐磨的性能,相比同直径同环钢度的全塑料埋地排水管可以显著地降低成本,在达到高性能的同时,其突出的优点是节约原材料,具有中空加强筋的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由于具有良好的管土共同作用和环刚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污管道建设中。全塑料的缠绕波纹管设备相对简单,但对管径大的管材,要达到环刚度要求其塑料层厚度将变得很厚,管材成本就会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中空加强结构的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包括材质为PE的管材基体、螺旋紧密缠绕在管材基体外的增强管,所述增强管为波纹管,其横截面呈劣弧弓形,弓形的割线对着管材基体的外壁,使得增强管与管材基体的缠绕面为扁平面;所述横截面包括左右两边的空腔,该两空腔之间通过结构腔隔开;所述缠绕面与管材基体之间设有连结料,连结料还漫溢充盈至结构腔内形成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管与连结料均为PE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腔上尖下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管的各个管壁均等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增强管的两侧内设置空腔,而且在增强管的中间设置加强筋,且加强筋由连结料一体成型,不但形成加强结构还同时将增强管与管材基体紧密连接起来,使得整管在保持一定环刚度与环柔度的同时,整体比重能降低。而且,由于基体、增强管与加强筋均采用同一种材料,所以整管在完成后,不同构件间的兼容性很好,连接紧密。本实用新型用于市政管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包括材质为PE的管材基体1、螺旋紧密缠绕在管材基体1外的增强管2,所述增强管2为波纹管,其横截面呈劣弧弓形,弓形的割线对着管材基体1的外壁,使得增强管2与管材基体1的缠绕面为扁平面;所述横截面包括左右两边的空腔21,该两空腔21之间通过结构腔22隔开;所述缠绕面与管材基体1之间设有连结料,连结料还漫溢充盈至结构腔22内形成加强筋3。增强管下部的扁平设置,可以使得增强管在与基体连接时,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稳固,而且增强管的上部就主要承担受力作用,所以上部通过设置空腔,既节省材料有提高管材的环刚度。生产的时候,在将增强管缠绕在管材基体的同时,将融融状态的连结料注入到结构腔以及增强管与管材基体的连接位置,待加强筋固化后,加强筋既起到连接增强管与管材基体的作用,又起到补强作用。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管除了可以应该在平整管壁的基体的外,还可以是一种具有凹腔管壁的基体。
无论基体的管壁采用平整的或者是具有凹腔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管2与连结料均为PE材质。采用同样的PE材料,使得增强管与连接料跟管材基体的兼容性更好,连接更紧密。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结构腔22上尖下宽。上尖下宽的结构腔使得加强筋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当然,为了生产制造方便,结构腔可以是矩形的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小雄,未经潘小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3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焊接的水箱水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排污管固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