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组件及涡轮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4354.2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倪慧妍;杨春华;刘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0 | 分类号: | F01D9/00;F01D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组件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涡轮组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涡轮组件的涡轮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涡桨型发动机中,涡轮分为转子和静子叶片。静子叶片共有三级,分别组合成带叶栅的气流通道,使燃气通过它后将部分热能转化为动能,并满足“工作轮”所要求的进口气流方向,同时使气流的温度降低,减少工作叶片的热负荷。静子叶片有定位和非定位两种,定位和非定位叶片的叶身型面是相同的,定位叶片的上、下缘板一样宽,非定位导向叶片的上缘板比它的下缘板要宽一些,主要是为了保证在装配时形成一个扇形通道。
如图1所示,静子叶片由上缘板1、叶身2和下缘板3组成。上缘板1、下缘板3内表面构成燃气通道。上缘板1上有两个挂钩,前挂钩6和后挂钩7。这两个挂钩就挂在涡轮机匣内壁筋的环槽内,环槽设有前挂槽4和后挂槽5,前挂钩6安装在前挂槽4内,后挂钩7安装在后挂槽5内。现有的静子叶片的前挂钩6与涡轮机匣的前挂槽4下壁面贴合,后挂钩7与涡轮机匣的后挂槽5下壁面贴合,二者与涡轮机匣的间隙位于上缘板1的上方。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振动和前方燃气流的冲击,会出现静子叶片倾斜现象,而静子叶片后面就是转子叶片,静子叶片会与转子叶片的叶根处发生碰磨,损坏转子叶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组件及涡轮发动机,以解决静子叶片与转子叶片的叶根处发生碰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涡轮组件,包括涡轮机匣和静子叶片,静子叶片的上缘板设有前挂钩和后挂钩,涡轮机匣的环槽设有前挂槽和后挂槽,前挂钩安装在前挂槽中,后挂钩安装于后挂槽中,前挂钩与前挂槽的下壁面贴合,且与前挂槽的上壁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后挂钩与后挂槽的上壁面贴合,且与后挂槽的下壁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涡轮机匣还设有定距圆环。
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宽度为0.1~0.38毫米,第二间隙的宽度为0.1~0.38毫米。
进一步地,静子叶片的材质为K423A。
进一步地,静子叶片表面设有保护涂层。
进一步地,保护涂层为NiCoCrAlYTa六元涂层。
进一步地,静子叶片的叶身为流线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涡轮发动机,其包括上述的涡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静子叶片的前挂钩和后挂钩插入涡轮机匣中,静子叶片采用了插入式安装方式,前挂钩抵住前挂槽的下壁面,后挂钩抵住后挂槽的上壁面。静子叶片与涡轮机匣结合稳固,在工作工程中不会发生偏转,限制了静子叶片的倾斜,避免了其与转子叶片出现碰磨情况,增强了发动机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静子叶片和涡轮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涡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静子叶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涡轮机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涡轮机匣;200、静子叶片;300、第一间隙;400、第二间隙;110、环槽;111、前挂槽;112、后挂槽;210、上缘板;211、前挂钩;212、后挂钩;a、转子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2~图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轮组件,包括涡轮机匣100和静子叶片200,静子叶片200的上缘板210设有前挂钩211和后挂钩212,涡轮机匣100的环槽110设有前挂槽111和后挂槽112,前挂钩211安装在前挂槽111中,后挂钩212安装于后挂槽112中,前挂钩211与前挂槽111的下壁面贴合,且与前挂槽111的上壁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00,后挂钩212与后挂槽112的上壁面贴合,且与后挂槽112的下壁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4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汽轮机汽流激振发散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衬砌钢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