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4878.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治国;李行;刘海浪;陈昌雄;肖小明;林泽峰;李必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F25B21/02;F25B49/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加热 饭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涉及饭盒,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饭盒种类很多,便携式饭盒主要由盒状壳体构成,其制成材料主要是塑料或不锈钢,这种结构的饭盒不足之处在于,保温效果差,饭盒本身不具备加热功能,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饭盒中的食物降温更快,不方便直接食用,还要找其他加热器具进行加热,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这种饭盒可方便地对盒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使用方便快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包括盒体,还包括温差电致冷组件、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盒体底部设有空腔,温差电致冷组件设置在空腔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盒体内腔中,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盒体内腔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距离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制冷片2-5cm。
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设有散热片。
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
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与控制电路连接。
设有温度保护电路,所述的温度保护电路包括降温风扇和降温温度传感器,降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温差电致冷组件的表面上,降温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温差电致冷组件,降温风扇、降温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温差电致冷组件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与显示器件、按键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与降温温度传感器、降温风扇连接,温差电致冷组件与降温温度传感器、降温风扇连接。
使用时,接通电源,由温度传感器检测饭盒盒体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最低值时,由控制系统启动温差电致冷组件制热,加热饭盒,使饭盒达到设定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盒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最高值时,由控制系统关闭温差电致冷组件,停止加热。
本饭盒使用的温差电致冷组件是利用珀尔帖效应工作的热泵,可用于致冷,也可以致热。温差电致冷组件是一种没有转动部件的固态器件,寿命长,工作时无噪声,又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如氟氯烃),能在任意角度安装运行,调节电压或电流时可以精确控制温度。因此,本饭盒能方便地对饭盒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盒体的配装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盒体的表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方框连接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空腔3.温差电致冷组件4.降温风扇5.降温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数码管8.按键9.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包括盒体1,还包括温差电致冷组件3、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电路,所述盒体1底部设有空腔2,温差电致冷组件3设置在空腔2内,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盒体1内腔中,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3、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盒体1内腔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有温度传感器6,如图2所示,盒体1内腔分为均等分的四个部分。
所述温度传感器6距离温差电致冷组件3的制冷片2-5cm,本例为3cm,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盒体1内腔侧壁上,可保证检测到的温度接近盒体内的平均温度。
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3设有散热片。
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
还包括按键8,所述按键8与控制电路连接。按键8可方便地设定预设温度或最高、最低温度值,本例有三个按键,分别为增加键、减少键和设定键。
还设有温度保护电路,所述的温度保护电路包括降温风扇4和降温温度传感器5,降温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温差电致冷组件3的表面上,降温风扇4的出风口对准温差电致冷组件3,降温风扇4、降温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6、温差电致冷组件3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与显示器件、按键8连接。本例中显示器件为数码管7,数码管7、按键8设置在盒体1的外表面,便于观察和设置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4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