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297.X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廷博;李红;张振国;乔正丽;马超;马贺;董彦;齐波;徐培亮;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廷博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7237 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 活动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原油、水分或其混合物选择性取样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开采出来的原油进行分析,以实时获取原油的含水量等参数。尤其是对于海洋石油的开采来说,需要及时获取原油的含水量,以便对石油的品质进行分析。
在原油的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将油层与水层分离开来,而且还需对油层、混合层和水层中的成分和组成进行分析,以便对原油的品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定。但现在还没有一种合理的工具,能将原油的油层与水层分别进行取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包括油罐、外输管线、漏斗形取样槽以及驱使漏斗形取样槽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油罐用于存储原油,油罐的顶部开设有采光孔,外输管线位于油罐的外部;漏斗形取样槽通过第一万向节连通有上输送管,上输送管通过第二万向节连通有下输送管,下输送管通过第三万向节连通有外输管线,升降装置驱使漏斗形取样槽在油罐内上下运动,可使油罐中的液体进入漏斗形取样槽中;由漏斗形取样槽进入的液体依次经上输送管、下输送管进入到外输管线中。
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由卷绳轮、铜线和定滑轮组成,卷绳轮固定于地面上,定滑轮设置于油罐的顶部,铜线的一端缠绕于卷绳轮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穿过采光孔后固定于漏斗形取样槽上;卷绳轮上固定设置有手摇柄。
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包括由抽气筒、活塞和放空管线组成的抽负压装置,抽气筒的内部为空腔,抽气筒通过放空管线与外输管线相连通,活塞用于排出进入到抽气筒中的原油、水分或其混合液,抽气筒上开设有取样口和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所述油罐的上端开设有溢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通过设置依次相通的漏斗形取样槽、上输送管和下输送管,且它们之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实现了漏斗形取样槽的上、下升降,可使油罐中的原油、水分以及其混合液选择性地进入到漏斗形取样槽中,实现了对原油、水分及其混合液的取样,便于对原油的成分及其品质份分析。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由卷绳轮、定滑轮和铜线组成的升降装置,通过转动卷绳轮可驱使漏斗形取样槽在油罐中上、下升降,可使油罐中的原油、水分或其混合物选择性地进入外输管线中,实现原油中不同液体层的取样。通过设置由抽气筒、活塞和放空管线组成的抽负压装置,在抽负压装置对外输管线抽负压的条件下,可使原油、水分或其混合物自动流入到外输管线中,方便取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罐,2外输管线,3漏斗形取样槽,4上输送管,5下输送管,6第一万向节,7第二万向节,8第三万向节,9采光孔,10定滑轮,11铜线,12卷绳轮,13手摇柄,14抽气筒,15活塞,16放空管线,17取样口,18排污口,19溢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油罐活动式取样收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由油罐1、外输管线2、漏斗形取样槽3、上输送管4、下输送管5、定滑轮10、铜线11、卷绳轮12、手摇柄13、抽气筒14、活塞15以及放空管线16组成,所示油罐1的内部为空腔,由于存储原油,原油进入油罐1的内部空腔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静止,由上至下可形成原油层、原油与水分的混合液层、水分层。油罐1上端的侧面上开设有溢油口19,以便油罐1中的原油液面过高时可经溢油口19排出;油罐1的顶端开设有采光孔9。
漏斗形取样槽3、上输送管4、上输送管5和外输管线2由上至下依次相通,漏斗形取样槽3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上输送管4相连接,上输送管4与上输送管5通过第二万向节相连接,下输送管5通过第三万向节8与外输管线2相连接。通过万向节的自由转动功能,可使得漏斗形取样槽3可在油罐1的内部空腔中上下升降,便于油罐中的原油、水分或其混合物选择性地进入到漏斗形取样槽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廷博,未经杨廷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