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轨道车辆外风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649.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锋;张晓春;朱彪;姚秀芸;高贤利;邢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7/22 | 分类号: | B61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轨道 车辆 风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风挡,主要应用于轨道列车的两相邻节车厢之间的内风挡上。
背景技术
外风挡是轨道列车的重要部件,它设置在两节车厢之间的内风挡上,在两节车厢之间起风挡作用,但是目前的外风挡多为全包外风挡,整体环绕设置在内风挡上,这种全包外风挡不便于运输和拆卸,一旦出现故障,需要整体拆卸下来,耗时又耗力。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轨道车辆外风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体式轨道车辆外风挡,设置在轨道车辆相邻的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的内风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本体,连接橡胶本体与第一车厢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橡胶本体与第二车厢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橡胶本体由相互独立设置的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围成;所述顶板包括左边沿和右边沿,所述左边沿连接所述左侧板,所述右边沿连接右侧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均包括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左连接板连接左侧板和第一车厢,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右连接板连接左侧板和第二车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左连接板连接左侧板和第二车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右连接板连接左侧板和第二车厢。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皆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板侧边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左侧板,通过合页连接第一车厢或者第二车厢。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右连接板侧边通过螺钉连接右侧板,通过合页连接第一车厢或者第二车厢。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呈弧状,所述左边沿包括位于中间的左倾斜部,以及位于左倾斜部两边的两个左固定部;所述右边沿包括位于中间的右倾斜部,以及位于右倾斜部两边的两个右固定部。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板顶面通过螺钉连接左固定部。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右侧板顶面通过螺钉连接右固定部。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呈可伸缩的褶皱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外风挡由三个相互独立设置的顶板、右侧板及下板组成,且可分别独立地安装于车厢上,这样方便运输、安装和检修。
2、右侧板和左侧板呈可伸缩的褶皱状,可以满足车体的复杂位移,保证外风挡在不同的路况下仍能呈现较圆滑的截面,从而使气流沿外风挡平滑、顺畅地过渡,有效地降低了列车的运行阻力,从而能够极大提升列车速度。
3、所述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组成的橡胶本体由橡胶制成,耐老化、耐腐蚀,且橡胶本体表面平滑,有效地降低了运行阻力,从而有效提升列车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和左连接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凹槽4;左连接板5;右连接板6;螺钉7;合页8;左倾斜部11;左固定部12;右倾斜部13;右固定部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附图1~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轨道车辆外风挡,设置在轨道车辆相邻的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的内风挡上,包括橡胶本体,连接橡胶本体与第一车厢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橡胶本体与第二车厢的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橡胶本体由相互独立设置的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围成。
所述顶板1呈弧状,其具有左边沿和右边沿,左边沿包括位于中间的左倾斜部11,以及位于左倾斜部11两边的两个左固定部12,左倾斜部11用于雨水倾泄。所述右边沿包括位于中间的右倾斜部13,以及位于右倾斜部13两边的两个右固定部14,右倾斜部13用于雨水倾泄。
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3呈可伸缩的褶皱状,可以满足车体的复杂位移,保证外风挡在不同的路况下仍能呈现较圆滑的截面,从而使气流沿外风挡平滑、顺畅地过渡,有效地降低了列车的运行阻力,从而能够极大提升列车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皆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三元乙丙橡胶分子结构中不含极性基团,活性较低,各种极性涂料对其附着力很小,耐老化、耐腐蚀,且橡胶本体表面平滑,有效地降低了运行阻力,从而有效提升列车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