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684.5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章步洪;胡克林;章泽;孙福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洪都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冷凝 球形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化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球形浓缩罐。
背景技术
浓缩罐常用于医药化工领域,适用于于批量小、品种多的热敏性物料的低温真空浓缩。常用的浓缩罐,其结构主要包括罐体、汽液分离器、冷凝器和储液罐,使用时利用蒸汽加热罐体。
在专利号为CN201420084784.6,名称为球形浓缩器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球形浓缩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球形浓缩罐、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和集液罐,所述球形浓缩罐下部外侧包覆有一层或多层夹套,所述夹套为中空设置,夹套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口,夹套下端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出水口,球形浓缩罐上部设有人孔和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管道,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连接球形浓缩罐的回液管,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所述气液分离器、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水平分布于集液罐上方,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下端均与集液罐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凝罐下端设有真空口。
该现有技术虽然在提供可安装于场地高度较低的环境下,节省原材料且不易发生倾覆的球形浓缩器,但是该球形浓缩器无法彻底的冷凝,不能将利用率达到最大;且该浓缩器一旦冷凝罐的某一部位损坏,就要替换整个冷凝器,这样不但影响浓缩器的工作,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包括罐体,气液分离器,储液罐,冷凝器,所述罐体通过汽液引导装置与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汽液分离器的顶部通过冷凝管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凝器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端连接设有回收管;所述储液罐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配合连接,所述回收管上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从储液罐抽气排至第一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泵设置在回收管连接第一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管与第二开口连接的一端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开口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有一与之相配合的密封螺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式的冷凝器,能够做到两个冷凝器交替或同时使用,达到了在两个冷凝器的其中一个故障时,可以先让正常的冷凝器继续工作,将故障的冷凝器修理或替换后,又可正常使用,这样不仅不耽误工作,而且维修方便,还节约了成本;使用抽气泵将为冷凝的气体重新抽回冷凝器二次冷凝,这样冷凝更加完全,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第一种实施例第二开口的具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第二种实施例第二开口的具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实施例抽气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气液分离器;3、第一冷凝器;4、第二冷凝器;5、回收管;6、储液罐;7、第一开口;8、抽气泵;9、第二开口;10、密封螺塞;11、冷却器;12、出气口;13、抽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二次冷凝的球形浓缩罐,包括罐体1,气液分离器2,储液罐6,冷凝器,冷却器11,所述罐体1通过汽液引导装置与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汽液分离器的顶部通过冷凝管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凝器有第一冷凝器3和第二冷凝器4,采用分式的冷凝器,在其中一个冷凝器故障时,可以拆下故障的冷凝器后,浓缩罐可以接入正常的冷凝器继续工作,或者当一个冷凝器损坏时,只需替换掉其中一个冷凝器,使之更加经济节约。
所述第一冷凝器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7,所述第一开口7端连接设有回收管5;所述储液罐6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9,所述回收管5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9配合连接,所述回收管5上设置有抽气泵8,所述抽气泵8的出气口12连接冷凝器,所述抽气口13连接储液罐6,所述抽气泵8从储液罐6抽气排至第一冷凝器3,气体通过冷凝管并未完全冷却,未被冷却的气体将通过抽气泵8由储液罐6中重新回收至冷凝管进行二次冷凝,因此设置回收管5是为了更充分的冷却气体,使冷凝管利用率达到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洪都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洪都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