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9481.1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镜钦;崔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叉车 驱动 桥桥壳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轮边支撑轴1’、桥壳2’及扇形板3’通过第一焊缝4’、第二焊缝5’进行固定,通过扇形板3’上的螺栓将轮壳和轮边支撑轴1’固定在机架上,其中第二焊缝5’将轮边支撑轴1’、桥壳2’及扇形板3’三者进行固定,其间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扇形板3’产生较大形变,可能使得该扇形板3’上的螺栓无法与机架上螺纹孔相对,使得扇形板3’无法顺利安装在机架上;同时由于第二焊缝5’即受到轮边支撑轴1’的弯矩又受到扇形板3’的扭矩的共同作用,焊缝容易开裂,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的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包括轮边支撑轴、桥壳和扇形板;所述的轮边支撑轴内端与桥壳的外端通过第一焊缝焊接在一起,扇形板的内端为一个套环,该套环套接在轮边支撑轴与桥壳的结合处且位于第一焊缝上,在扇形板套环的一个侧与轮边支撑轴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焊缝焊接在一起,在扇形板套环的另一个侧与桥壳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三焊缝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轮边支撑轴内端与桥壳的外端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第一焊缝填补在该凹槽内,使得第一焊缝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圆环体。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将轮边支撑轴及轮壳通过第一焊缝进行焊接后,待焊缝冷却后,再对焊接焊缝位置进行“焊后加工”;然后,进行扇形板与桥壳的焊接,即,将扇形板固定在第一焊缝上,同时扇形板两边的第二焊缝和第三焊缝同时进行焊接,使两边的变形相互抵消,进一步降低该扇形板的变形量,使得扇形板不容易发生热形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扇形板对称设计,有利焊接,焊接质量容易保证,具有焊接工艺简单、焊接牢固、焊接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止动槽采用铸造,不需要机加工,节省材料,节约加工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沿K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沿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叉车驱动桥桥壳焊接结构,包括轮边支撑轴1、桥壳2和扇形板3。
所述的轮边支撑轴1内端与桥壳2的外端相互抵靠,在两者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12,第一焊缝4填补在该凹槽12内,使得第一焊缝4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圆环体。所述的轮边支撑轴1内端与桥壳2的外端通过第一焊缝焊4接在一起。
所述的扇形板3的内端为一个套环31,该套环31套接在轮边支撑轴1与桥壳2的结合处且位于第一焊缝4上,将第一焊缝4包裹起来,在扇形板3套环31的一个侧与轮边支撑轴1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焊缝焊5接在一起,在扇形板3套环31的另一个侧与桥壳2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三焊缝6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扇形板套环的两侧皆进行焊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焊缝的截面可有多种形状,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