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9775.4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0 | 分类号: | B62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后挡泥板位于摩托车后车轮的后方,当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后挡泥板可以遮挡住飞起的石子以及沙砾,以防止飞溅的沙砾或者石子损伤或弄脏摩托车。
请参见图1及图2,现有的后尾框11整体呈水平的U形结构,其U形开口朝向摩托车车头方向,在U形后尾框11的尾部安装有尾灯,在U形后尾框1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后挡泥板的安装孔12。现有的摩托车的后挡泥板分为前半段101和后半段102,前半段101和摩托车的后尾框11相接,即将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嵌入U形后尾框11的半围合空间内,在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的边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2一一匹配的若干穿孔,通过若干螺栓将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安装在后尾框11上,后半段102位于摩托车后车轮12的后方。采用上述的U形后尾框11,需要加长后挡泥板的整体长度,才能够很好地将后挡泥板安装到U形后尾框11上,起到遮挡石子及沙砾的作用。较长的后挡泥板整体较重,而U形后尾框11的边框较窄,承力较小,不能够很好的对后挡泥板进行支撑;较长的后挡泥板自身体积较大,导致安装在U形后尾框11上的安装点较多,装配较为困难,增加了装配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大了原材料的使用、模具成型难度更大、模具投入更高,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后挡泥板整体被加工成型后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挡泥板拆装方便、减少后挡泥板整体长度的摩托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后尾框以及安装在后尾框上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安装座;所述后挡泥板通过所述安装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
作为优化,所述后尾框包括一底板以及由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底板的尾端的下表面。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座整体呈外凸于底板的下表面的V形结构,该V形安装座的两凸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挡泥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安装座形状相匹配的V形安装件,在V形安装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座为内凹于底板的下表面的V形槽,该V形槽的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挡泥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V形槽形状相匹配的V形安装件,在V形安装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化,所述后挡泥板包括一支撑骨架以及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后挡泥板本体;在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连接有两第一安装块,两第一安装块整体呈V形,在所述后挡泥板本体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两第一安装块对应的两第二安装块,当所述后挡泥板本体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块正好罩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两第一安装块以及第二安装块形成上述的V形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对应的位置处,位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同一位置处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一主骨架、设于主骨架两侧的副骨架、分别设于副骨架两侧的侧翼以及设于主骨架后端且用于安装牌照的牌照安装座,在所述两侧翼以及副骨架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后挡泥板本体连接的若干连接孔。
本方案中,主骨架的支撑强度远大于副骨架的支撑强度,设计侧翼和副骨架,并且它们的厚度薄于主骨架的厚度,主要是为了方便在副骨架和侧翼上设计连接孔,使支撑骨架整体的形状与后挡泥板本体的形状相匹配,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牌照安装座呈V形,其包括两固定块以及用于连接两固定块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与所述主骨架的后端相连,两固定块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端相连,前端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所述两固定块以及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牌照的固定孔;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牌照,在所述牌照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牌照安装座形状相匹配的牌照安装件,所述牌照安装件通过所述牌照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挡泥板的后端。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由副骨架两侧边向远离后挡泥板本体方向延伸的侧沿,所述两侧翼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侧沿上;所述两侧沿使得主骨架呈向后挡泥板本体方向的拱起状。
作为优化,在副骨架以及侧翼上设置有减重孔。
作为优化,所述后挡泥板本体的外周向支撑骨架的方向延伸有一侧围,所述侧围和后挡泥板本体之间形成一用于笼罩所述支撑骨架的笼罩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KR搅拌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Zn/ZnO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