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明治叠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0015.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宽;吴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明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路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叠贴制程制作三明治叠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印刷电路板在制作时,将所要制作的线路图案利用网版印刷技术将油墨印刷于具有铜箔的玻璃纤维电路板上,在网版印刷后透过化学药剂进行蚀刻处理,或者利用以曝光显影技术将电路板上未印刷有油墨的铜材质蚀刻后,再将油墨清洗后,未被蚀刻油墨即形成所需要的线路层,此种线路层制作方法除了可以制作所需要的电路线路外,还可以将所需要的二维天线结构与该印刷电路板制作在一起,不但可以使携带式的电子产品的厚度变薄且体积变小,此种的制作方法的步骤过于繁杂,费时又费工。
为了改进上述的繁杂步骤及工时,利用激光机台对电路板进行激光雕刻,将所需要的电路线路图案数据输入于激光机台的电脑中,以该电脑控制激光依据所输入的电路线路图案在电路板的铜箔上位移,在激光位移时即对电路板进行电路线路图案的雕刻,在激光雕刻后以形成所需要的电路线路图案。此种加工制作电路板的生产速度虽然快速,但是因激光机台及周边设备的昂贵,会造成制作成本大幅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利用激光雕刻来制作线路层的缺失,本实用新型利用叠贴技术制作三明治叠贴结构,可以省去激光雕刻(LaserDirectStructuring,LDS)制程中所使用的触媒以及省去使用激光机台的需求,而能大幅降低所需的成本。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明治叠贴结构,包括:一信号隔离屏蔽层、一线路层及一外壳。该线路层设于该信号隔离屏蔽层的表面上。该外壳设于该线路层的表面上,该外壳由一基材及一加强材组成,该加强材包覆于该基材内部。以该信号隔离屏蔽层,以隔离该线路层受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基材为塑胶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加强材为玻璃纤维或凯夫拉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线路层为软性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线路层为无线充电的线圈或近距离通讯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信号隔离屏蔽层为玻璃纤维、碳纤维或凯夫拉纤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明治叠贴结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三明治叠贴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10步骤
10三明治叠贴结构
1信号隔离屏蔽层
2线路层
3外壳
31基材
32加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明治叠贴结构制程流程及三明治叠贴结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明治叠贴结构10制作,首先,如步骤100,备有一线路层2,该线路层2以软性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来制作。在本图式中,该线路层2为无线充电的线圈或者是近距离(近场)通讯电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
步骤102,备有一信号隔离屏蔽层1,该信号隔离屏蔽层1(如图3所示)以防止该线路层2受其他信号干扰。在本图式中,该信号隔离屏蔽层1为玻璃纤维(glassfiber)、碳纤维(Carbonfiber)或凯夫拉纤维(Kevlar)。
步骤104,备有一外壳3,该外壳3由一基材31及一包覆于该基材31内部的加强材32组成(如图3所示),该加强材32包覆在该基材31内部,可以加强该基材31本身特性。在本图式中,该基材31为塑胶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该加强材32为玻璃纤维(glassfiber)或凯夫拉纤维(Kevl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0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