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可控的可编程循环式组合湿地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2491.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在军;吴永明;姚忠;涂文清;张杰;游海林;刘丽贞;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3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可控 可编程 循环 组合 湿地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具体是一种环境可控的可编程循环式组合湿地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污水处理技术。它是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以节能、污水资源化为指导思想,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一项新技术。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中的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形成床体内部物质的良好循环将污水净化,是一种天然净化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湿地技术投入少、运行费用低,艺设备简单、能耗低、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及环境、生态效益。根据废水流经的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相似,污水在基质表面漫流,依靠浸没在水面下的植物茎秆表面的生物膜来去除污染物,该类型湿地不需要考虑基质种类和结构,因而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而垂直流潜流式湿地人工湿地结合了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和潜流式人工湿地的特点,污水在填料床层间做竖向运动,延长了污水在填料中的停留时间,去污能力更强,但是缺点是对配水系统的要求更高、投资更高。另外,作为人工湿地重要的一种,生态浮床系统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也日益为人们重视。相对于前面两种湿地,生态浮床系统具有不受水位限制、不占用土地、原位修复的优点,也具有比较好的引用前景。
目前实验模拟阶段所采用的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多为土建构筑物,不易移动;而且露天放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以进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控制实验;类型通常比较单一,难以模拟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组合;难以布设在线监测系统;另外建造麻烦,造价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可控的可编程循环式组合湿地模拟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可控的可编程循环式组合湿地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水管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湿地模拟系统、实时水质监测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移动支撑平台,所述移动支撑平台包括不锈钢支架轮,所述水管路系统设置在不锈钢支架内,所述水管路系统与湿地模拟系统相连接,所述湿地模拟系统上设有环境控制系统,所述湿地模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实时水质监测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分别设置在不锈钢支架的平台上,所述水管路系统包括源水箱、出水箱、水流控制阀、管路系统和自吸式离心水泵,所述源水箱和出水箱固定在不锈钢支架底端,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增氧泵及自吸式离心水泵可编程控制系统、自动液位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所述湿地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湿地模拟系统填料,所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底端分别固定在不锈钢支架的平台上,所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底部中间通过管路系统分别与出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底部的管路系统上分别设有水流控制阀,所述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左右侧壁50cm的开孔处与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之间分别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与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之间的过管路系统上设有水流控制阀,所述实时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溶解氧、pH值、氧化还原电位联合在线监测探头监视器和溶解氧、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联合在线监测探头,所述溶解氧、pH值、氧化还原电位联合在线监测探头监视器与三个溶解氧、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联合在线监测探头分别电连接,三个所述溶解氧、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联合在线监测探头分别悬挂在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内侧壁上,所述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水体加热棒和增氧泵,所述水体加热棒分别设置在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底部,所述增氧泵分别设置在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上端,所述源水箱底部的出水口与自吸式离心水泵相连,将水抽取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内,所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与源水箱左侧底端出水口之间设有流量控制器,所述出水箱右侧底部设有水流控制阀,所述出水箱左侧底部出水口与源水箱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自吸式离心水泵相连,所述第一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出水箱内分别设有自动液位控制器,所述湿地模拟系统填料分别设置在第二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和第三湿地系统模拟水箱内水体加热棒下端,所述增氧泵及自吸式离心水泵可编程控制系统分别与自吸式离心水泵、水体加热棒和增氧泵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2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