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失控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2696.9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吕虎松;付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虎松;付悍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06;B66B1/34;B66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电梯 意外 移动 失控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和失控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垂直电梯设备的悬挂和牵引构件通常包括具有8mm以上公称直径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由绳芯上缠绕多股钢丝而形成。根据GB7588的规定曳引轮的节径与悬挂绳直径之比要大于等于40。根据这个规定,也为了满足这个比值,并考虑到通常所用钢丝绳索直径大于等于8mm,那么曳引轮节径至少达到320mm,那么电梯的驱动单元曳引机的尺寸受到牵制,无法做到体积小,重量轻。
在满足前面提到的比值大于等于40的前提下,想要得到体积小、重量轻的驱动单元曳引机,就要减小曳引轮节径,同时减小钢丝绳索的直径,这样就给电梯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电梯轿厢容易造成意外移动和失控。
另外一点,出于对电梯安全的考虑,目前有新的发明针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失控的检测,但是对于如何防止和减少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和失控却很少提及。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减少电梯在非正常移动中对人造成的伤害,需要在检测轿厢意外移动的同时增加防止措施;轿厢发生意外后,现有的保护措施往往采取一种或两种,或者控制曳引机,或者通过牵引带夹持器、夹轨器制动,而这种防护措施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失控的布置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电梯井的合理布置,满足了驱动单元曳引机的尺寸受到牵制的问题,同时在防止和减少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和失控方面提供更高的保护措施,能够解决电梯系统在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和失控的瞬间完成制动动作,使得轿厢内人员能够安全的撤离。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失控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主要包括对重、对重滑轮、牵引带、绳头组合、曳引机、曳引轮、控制柜、导轨、轿厢滑轮、牵引带夹持器、光电传感器、轿厢以及夹轨器;控制柜通过线路与曳引机、光电传感器、牵引带夹持器以及夹轨器连接;牵引带夹持器设置在牵引带上的任意位置;轿厢的一侧设有导轨,夹轨器一端设置在导轨上,另一端固定在轿厢上;
所述的牵引带为钢丝绳和铜芯导体沿轴向平行、纵向均匀间隔排列之后被聚氨酯材料包裹其中,整体截面为扁平状;牵引带表面有颜色交替的光感涂层,每个色块的光感涂层沿牵引带纵轴方向的宽度相等且这个宽度要大于电梯平层精度;
牵引带起于控制柜,固定于绳头组合,绕过对重的对重滑轮,挂在曳引轮上,再绕过轿厢滑轮,固定于另一套绳头组合,最后止于轿厢;
或牵引带起于绳头组合并固定,绕过对重的对重滑轮,挂在曳引轮上,再绕过轿厢滑轮,止于另一套绳头组合并固定。
其悬挂比为1:1和2:1。
牵引带夹持器、夹轨器为常闭式电磁夹持器。
曳引轮、导向轮、对重滑轮及轿厢滑轮的中心线与导轨中心线对齐。
所述的曳引轮、导向轮、对重滑轮和轿厢滑轮的轴向轮槽表面为凸起的弧形,每个槽距弧长对应的角度为5°。
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在电梯井内的合理布置,使驱动单元曳引机的尺寸不受牵制,做到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三重保护的同时实施,保证轿厢的运行安全,本实用新型还能够精确地检测到轿厢的运行状态,使维修人员第一时间确定故障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曳引轮、导向轮、对重滑轮以及轿厢滑轮中心线与导轨中心线对齐标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曳引轮、导向轮、对重滑轮以及轿厢滑轮的每个轮槽表面弧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牵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对重1、对重滑轮2、牵引带3、导向轮4、绳头组合5、曳引机6、曳引轮7、控制柜8、导轨9、轿厢滑轮10、牵引带夹持器11、光电传感器12、轿厢13、夹轨器14;牵引带3、光感涂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虎松;付悍,未经吕虎松;付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2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