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水中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2706.9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汤亚伟;叶树明;付秀泉;蒋凯;王可成;罗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水中 气体 浓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中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海洋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的检测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就开始利用重量法和平衡压力法等手段测量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含量。例如,传统的海洋二氧化碳检测方法主要有库伦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库伦滴定法是将库仑仪和专利电解液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它利用化学试剂滴定溶解在库伦池中的二氧化碳数量。该方法由JohnsonK.M.等人在1985年首次提出,其优点是以电量为检测标准,无需基准物质,因此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但其预处理复杂,且影响因素多,其干扰离子多达几十种,同时滴定起点和终点不易控制,易造成较大误差;另外,所用电极易受污染腐蚀,无法实现长时间测量。
气相色谱法是指用气体作为顺序相的色谱法,它用于测量海水二氧化碳的原理如下:利用空气循环泵,使被测海水样品与所取的海平面上空气达到压力平衡(在平衡状态下,认为水样与空气中的相等),然后将平衡后的气体通入气相色谱分析,得到色谱图,最后经过一系列分析计算,得到海水的二氧化碳浓度。近年来,随着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气相色谱的检测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但其属于取样分析法,通常是采集样本后进行实验室测定,操作繁琐,易带来二次污染,同时,该方法对运行环境要求苛刻,设备复杂,所需样品量大,测量时间长,无法满足在线监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水中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水中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气体渗透管、比色池、试剂袋、废液袋、密封的泵阀舱和耐静水压的控制舱;所述气体渗透管和比色池设置于泵阀舱和控制舱外;所述泵阀舱开设有泵阀舱孔,该泵阀舱孔用平衡膜57密封覆盖且泵阀舱内充满硅油而使泵阀舱的内外实现压力平衡;所述控制舱内设有微处理器芯片、光电转换与I/V转换电路、A/D转换芯片、泵阀控制开关电路、第一LED光源、第二LED光源、第一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支座和半透半反镜,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激发光的中心波长不同;泵阀舱内设有微流量泵、三通阀和两通阀;所述光电转换与I/V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电连接,光电转换与I/V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A/D转换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泵阀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一LED光源、第二LED光源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通阀、微流量泵、两通阀分别与泵阀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十”字型通道,所述半透半反镜置于所述“十”字型通道的两条子通道的内部交汇处,所述“十”字型通道的其中一条子通道的两端端口分别设有所述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二光电二极管;该“十”字型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的一端的端口设有所述第一LED光源,该子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与入射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入射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色池的入射光纤接头连接,所述比色池的透射光纤接头通过透射光纤与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连接;所述比色池的入口与所述气体渗透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气体渗透管的入口与所述微流量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微流量泵的进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公共出口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一个进口端与试剂袋连通,所述比色池的出口与所述两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所述两通阀的出口端与所述废液袋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洗液袋,所述清洗液袋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试剂舱,所述试剂袋和/或废液袋置于所述试剂舱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试剂舱,所述试剂袋、清洗液袋、废液袋中的任一个或任几个置于所述试剂舱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舱内还设有数据存储芯片,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输出端与外部的PC机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处理器芯片与外部的PC机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半透半反镜与所述“十”字型通道的两条子通道的夹角均为45°。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激发光进入比色池而被比色池中的试剂与被测气体的渗透平衡液吸收后均能够出现最大吸收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2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