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5664.4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臣;孟祥明;殷晓峰;耿卫东;殷伟峰;陈平;孙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C10B49/02;C1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干馏炉。
背景技术
国内现在正在投用的油页岩干馏炉单炉处理量普遍偏小。例如抚顺炉单台炉处理量100吨/天,桦甸炉单炉处理量为300吨/天,而同样是气体热载体工艺的巴西炉(Petrosix)单台处理量6240吨/天。由此可见,与国外的干馏技术相比,处理量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目前,由于单台干馏炉处理量小,作为气体热载体的加热炉一般情况下为一台加热炉为多台干馏炉同时提供热源,这样造成了热源的分配不均匀,而且由于增加了管道的输送长度,从而增大了热损失。而单台油页岩干馏炉的处理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装置大型产业化的实施和装置综合能耗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干馏炉单台处理量是目前国内油页岩干馏技术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馏炉。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干馏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馏炉,所述干馏炉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进料段、预热段、干馏段、冷却段和排焦段,在所述预热段、干馏段和冷却段分别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在所述干馏段的气体分布器上设置有热瓦斯进气管。
具体地,每个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中心管和与所述中心管相连通的分布管,所述分布管上设置有气体喷射孔。
所述热瓦斯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干馏段的气体分布器的中心管的下端连接,另一端在壳体外与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循环瓦斯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段的气体分布器的中心管的下端与冷瓦斯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瓦斯进气管的另一端所述干馏炉的横向方向延伸到壳体的外面。
具体地,在所述冷却段的气体分布器的上方设置气体收集器,所述气体收集器的上端与热交换瓦斯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热交换瓦斯出气管沿着所述干馏炉的横向方向延伸到所述壳体外,所述热交换瓦斯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预热段的气体分布器的中心管的下端设置的热交换瓦斯进气管连接,所述热交换瓦斯进气管沿着所述干馏炉的横向方向延伸到所述壳体外;
所述热交换瓦斯出气管通过所述气体收集器与所述冷却段的气体分布器的气体喷射孔彼此气体连通。
具体地,所述干馏炉设置为直立圆筒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料段设置有油气收集器,所述油气收集器、所述预热段的气体分布器、所述干馏段的气体分布器彼此气体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焦段的下端连接有干法排焦装置,所述干法排焦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排焦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循环硫化床锅炉的燃烧室连通。
具体地,所述干法排焦装置通过油页岩混合仓与所述循环硫化床锅炉的燃烧室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料段的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器,所述气体收集器开口于所述冷却段。
优选地,所述干馏炉的壳体内壁和每个所述气体分布器均设置有衬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馏炉采用1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为1台干馏炉提供热瓦斯的方式,以缩短加热炉至干馏炉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加热炉到干馏炉传递过程的热量损失;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馏炉采用干法排焦,提高了油页岩半焦的利用价值,可回收利用干馏废弃的小颗粒油页岩及油页岩半焦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馏炉可以起到提高油页岩加工效率、减小装置占地面积、节约装置投资、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馏炉的结构示例图。
其中,100干馏炉,10进料段,11进料器,12油气收集器,20预热段,30干馏段,40冷却段,41气体收集器,50排焦段,51干法排焦装置,52混合仓,60气体分布器,61中心管,62分布管,70热瓦斯进气管,81冷瓦斯进气管,82热交换瓦斯出气管,821连接管,83热交换瓦斯进气管,90壳体,200循环硫化床锅炉,210循环瓦斯换热器,220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5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土精制加料器
- 下一篇:一种螺旋盘管套筒式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