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盖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6096.X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恒升塑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D3/08;B26D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快速出料的瓶盖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瓶装饮料一般都由带有螺纹的瓶盖进行封装,为了保证内装饮品的密封保鲜,并便于消费者分辨饮品是否已经开启过,就需要在瓶盖上设置有与瓶盖一体注塑的密封条。密封条与瓶盖间有多点连接,连接点之间有等长的通槽,鉴于饮料瓶盖的大小,这种密封条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细加工结构,且由于瓶盖是一种市场需求很大的产品,因此需要有一种高效的机械加工装置。
公开号为CN204566185U的公开文件公布了一种防盗瓶盖切割盘装置,包括底盘、转盘、固定旋转轴、切割刀片和上料槽板,所述的转盘可旋转的设置在底盘的上方,所述的固定旋转轴包括6个且均匀的设置在转盘的边侧,所述的底盘的上侧位于固定旋转轴的下侧下方设置行走槽,行走槽包括2个且关于底盘中心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切割刀片固定设置在行走槽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切割刀片上均匀设置有豁口,所述的行走槽的端侧上部设置推动气缸,所述的上料槽板设置在行走槽的一端部,行走槽另一端部下侧设置有出料口。这样的装置能够以很高的效率切割密封条,但仅仅在行走槽末端设置一个通孔做出料口,当瓶盖被固定旋转轴推动时具有很高的速度,高速状态下瓶盖与转动杆抵触,抵触部分的静摩擦力抵抗了重力使得瓶盖难以从出料口被顺利送出,一旦瓶盖没有被顺利送出,就会在行走槽中堆积,引起装置故障,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驱动瓶盖脱离瓶盖切割装置,从而便于出料的瓶盖切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驱动瓶盖脱离瓶盖切割装置,从而便于出料的瓶盖切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盖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底盘、转盘、转动杆、固定旋转轴、切割刀片和上料槽板,所述底盘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盘设置在底盘上,所述切割刀片设置在转盘边沿,所述固定旋转轴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圆心处,所述固定旋转轴上设有用于驱动固定旋转轴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固定旋转轴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端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旋转轴平行,所述切割刀片与瓶盖和密封条的连接部高度相等,:所述底盘上在转动杆的运转轨迹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驱动瓶盖从转动杆掉入出料口中的卸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高压空气喷口,所述高压空气喷口的气体喷射轨迹处于瓶盖的运动路径上且喷气方向向下。
优选的,所述切割刀片与瓶盖接触的部分设有用于防止瓶盖与切割刀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防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均距分布的豁口。
优选的,所述切割刀片与转盘的连接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旋转轴下端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由压力传感器控制。
优选的,所述瓶盖切割装置外部设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保护罩与机架之间设有落盖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内壁覆盖有由软质的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内表面设置有由粘性材料制成的黏附层。
优选的,所述转盘与瓶盖接触的表面设置为光滑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出料口设有卸料装置,卸料装置能够对瓶盖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瓶盖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被抵抗,进而从转动杆上落下,从而使瓶盖能够顺利地落入出料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机架;1、底盘;2、转盘;3、转动杆;4、固定旋转轴;5、切割刀片;6、上料槽板;7、高压空气喷口;8、保护罩;9、缓冲层;10、出料口;11、气缸;12、电机;13、固定杆;14、压力传感器;15、转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瓶盖切割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恒升塑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恒升塑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6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合膜及使用其的半导体制造用膜
- 下一篇:形成互连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