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6671.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昶;刘守串;陈瑞兵;孙玉童;童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多 纤维 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
背景技术
弹性优异的纤维具有手感舒适、贴合身形的优点,但其也具有不易定型,穿着效果不挺扩的缺点;而易定型、支撑性好、成本低廉的纤维往往具有易变形、弹性差的缺点。将以上两类纤维进行简单的混纺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二者的优点和掩盖它们的缺点,然而,加工过程中二者结合性差,并没有将这种优势充分发挥,仍然存在易变形、不够挺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包括:两根纱线;
每根纱线由第一子纱线、第二子纱线、第三子纱线绞合而成,第一子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第一基线外部包覆有第一纤维层,第一纤维层由第一粘胶纤维粘接在第一基线外部形成,第二子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第二基线外部包覆有第二纤维层,第二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二基线外部的第二粘胶纤维形成,第三子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三基线,第三基线外部包覆有第三纤维层,第三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三基线外部的铜离子纤维形成;
两根纱线分别加捻并且二者彼此对绞形成超螺旋结构。
优选地,两根纱线加捻方向均与超螺旋结构的盘旋方向相同。
优选地,相邻两根子纱线之间设有粘合剂。
优选地,第一纤维层与第一基线同轴设置。
优选地,第二纤维层与第二基线同轴设置。
优选地,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采用不同材料的粘胶纤维形成。
优选地,第三纤维层与第三基线同轴设置。
优选地,第三纤维层由铜离子改性晴纶纤维形成。
优选地,两根纱线的第一基线之间的距离为D1,两根纱线的第二基线之间的距离为D2,两根纱线的第三基线之间的距离为D3,D1=D2=D3。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抗拉多纤维纺纱,由两根纱线对捻形成双螺旋结构,每根纱线由三根子纱线绞合而成,每根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线和粘接在基线外部的纤维形成的纤维层,三根子纱线的纤维层采用不同纤维材料制成;通过上述结构优化设计得到的混纺纱,一方面,表面光滑,表面纤维排列整齐,两股纱线同向同步加捻,使得纱线结构更加清晰紧密,另一方面,双螺旋结构保证混纺纱的拉伸强度,纺织不易发生断裂,再一方面,多种纤维结合性好,兼具粘胶纤维良好的可纺性和铜离子纤维的抗菌自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的两根纱线对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抗拉多纤维纺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的两根纱线对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抗拉多纤维纺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拉多纤维纺纱,包括:两根纱线;
每根纱线由第一子纱线1、第二子纱线2、第三子纱线3绞合而成,相邻两根子纱线之间设有粘合剂4;
第一子纱线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11,第一基线11外部包覆有第一纤维层12,第一纤维层12由第一粘胶纤维粘接在第一基线11外部形成,第一粘胶纤维采用普通粘胶纤维,第一纤维层12与第一基线11同轴设置;
第二子纱线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21,第二基线21外部包覆有第二纤维层22,第二纤维层22由粘接在第二基线21外部的第二粘胶纤维形成,第二纤维层22采用改性粘胶纤维形成,第二纤维层22与第二基线21同轴设置;
第三子纱线3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三基线32,第三基线31外部包覆有第三纤维层32,第三纤维层32由粘接在第三基线31外部的铜离子纤维形成,第三纤维层32与第三基线31同轴设置,第三纤维层32由铜离子改性晴纶纤维形成;
两根纱线分别加捻且二者彼此对绞形成超螺旋结构,并且两根纱线加捻方向均与超螺旋结构的盘旋方向相同。
在具体设计中,两根纱线的第一基线11之间的距离为D1,两根纱线的第二基线21之间的距离为D2,两根纱线的第三基线31之间的距离为D3,D1=D2=D3,保证三个纤维层在混纺纱内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纤维结合性。
在本实施例中,超螺旋结构是指两根纱线分别螺旋,并且二者共同盘旋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两根纱线共同盘旋的方向为超螺旋结构的盘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6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拉伸牵引卷绕机
- 下一篇:加弹机的上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