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温式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8273.8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周天;冯维忠;杜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0;A47J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温式锅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温式锅体。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加热厨具如煤气灶用炒锅、饭锅、电饭煲和压力锅等,一般采用天然气、电或电磁等方法在锅底加热,使得锅底及紧贴锅底的食物首先受热,随后热量才逐层向上传导至上层锅壁和食物。炒锅中的油会迅速升温,其结果导致食物在锅内受热不同步、不均匀,容易出现锅底食物焦糊且上部食物夹生的问题,影响食物内部淀粉糊化过程从而严重影响食物整体色泽、口感和营养;油的加热温度无法控制会导致油温超过200℃后产生有害油烟,并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随社会及科技进步,人们不断进行加热技术革新,例如电磁环绕加热技术在电饭煲中的应用可使内部食物被环绕立体均匀加热,但该技术锅体结构繁琐、加热控制过程复杂、生产成本十分高昂,目前还不能在普通家庭中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温式锅体,解决现有技术烹饪用炒锅、饭锅及高压锅底部受热快,顶部受热慢,食物制作时受热不均易焦糊、夹生,严重影响食物的色泽、口感和营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均温式锅体,包括均温板、换热工质和安全阀门,所述均温板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通过封口连接区连接组成一热管式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容置有所述换热工质,所述安全阀门安装在所述密闭空腔的开口一端,所述外壁上安全阀门的一侧安装有充液口,所述均温板能加工制成多种形状的锅体,所述锅体使用时底部受热,热量通过内部的所述换热工质传导使锅体整体快速升温以达到同一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与所述外壁通过侧壁连接区连接,所述外壁、内壁和中间夹层形成热管式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夹层采用金属板通过整体冷冲压工艺制作成型,其形状为与所述外壁和内壁相匹配的凹凸结构,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换热工质流动的毛细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外壁和内壁选择食品级金属材料加工制作,所述食品级金属材料采用食品级不锈钢、食品级钛合金或钒合金中任意一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工质采用无毒环保的相变工质材料,所述相变工质材料常温下为液态工质,所述液态工质受热时相变为汽化工质,所述汽化工质遇冷变为冷凝工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均温式锅体,由均温板、换热工质和安全阀门构成,其中,均温板包括外壁和内壁通过封口连接区连接组成一密闭空腔,密闭空腔内抽真空后注入换热工质,再将安全阀门安装在密闭空腔的开口一端;密闭空腔内依据需要设置中间夹层以形成热管式结构。该锅体在加热过程中,加热源位于锅体底部,换热工质升温由液态工质受热为汽化工质上升到密闭空腔的上方,密闭空腔上方的内壁和外壁吸收汽化工质的热量升温,同时内壁和外壁由金属板制作自身会从底部向上传递热量,从而保证锅体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整体均匀温度,实现锅内食物均温受热的目的,有效缩短烹饪时间,保持食物色泽和营养,提升食物口感,同时利于食物淀粉糊化,减少有害油烟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均温式锅体的制作方法便捷,锅体结构简单、多样,且可根据功能、使用环境不同需求更改其结构外观,适用于液化气加热、电加热、电磁加热等多种加热方式,加热过程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均温式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均温式锅体换热工质相变流动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温式锅体的中间夹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均温式锅体“Ⅰ”位置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均温板;11、外壁;12、内壁;13、中间夹层;2、换热工质;21、液态工质;22、汽化工质;23、冷凝工质;3、安全阀门;4、封口连接区;5、侧壁连接区;6、加热源;7、充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8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