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炉前臂炉衬与模具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9954.6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科;李振元;王卫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天利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前臂 炉衬 模具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在水平连铸铜管坯生产中的铸造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炉前臂炉衬与模具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铸造炉的炉衬前臂与模具架的联结处为四个铸造圆洞,四个石墨模具分别装入四个铸造圆洞中,这种连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设备故障或其它情况需要停止牵引,在模具与炉衬圆孔间会产生凝固层,再次牵引时,铜锭无法牵出,经常出现模具被牵断而导致模具报废;(2)每次更换模具清理炉衬圆洞中凝结的铜时,需要用钢钎或錾子撬打,经常将圆孔处耐火材料撬松、脱落,圆孔过大时,必须重新砌筑整台铸造炉的炉衬,维修成本较高且维修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的铸造炉铸造口的缺点,解决铸坯停牵后再次牵引模具断裂的问题及炉衬过早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延长模具寿命和炉衬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缩短维修周期的铸造炉前臂炉衬与模具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炉前臂炉衬与模具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体及设置于炉壳体内部的炉衬,炉壳体与炉衬之间设有轻质保温料,铸造口处的炉衬上预制有炉口砖,炉口砖的中部设有矩形孔,该矩形孔内设有与矩形孔相配的四孔砖,四孔砖的外侧与炉壳体外壁平齐并且该四孔砖通过耐火泥粘接与炉口砖的矩形孔内,四孔砖的四个孔为铸造孔,该铸造孔内分别装有石墨模具。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四孔砖的厚度为60-90mm。
本实用新型中的四孔砖与炉衬为分体结构,四孔砖为易损件,损坏时可以方便及时更换,避免了炉衬局部损坏而更换整体炉衬的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维修费用且缩短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炉壳体,2、炉衬,3、轻质保温料,4、炉口砖,5、四孔砖。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一种铸造炉前臂炉衬与模具架的连接结构,包括炉壳体1及设置于炉壳体1内部的炉衬2,炉壳体1与炉衬2之间设有轻质保温料3,铸造口处的炉衬2上预制有炉口砖4,炉口砖4的中部设有矩形孔,该矩形孔内设有与矩形孔相配的厚度为60mm的四孔砖5,四孔砖5的外侧与炉壳体1外壁平齐并且该四孔砖5通过耐火泥粘接于炉口砖4的矩形孔内,四孔砖5的四个孔为铸造孔,该铸造孔内分别装有石墨模具。本实用新型中的四孔砖5与炉衬2为分体结构,四孔砖5为易损件,损坏时可以方便及时更换,避免了炉衬局部损坏而更换整体炉衬的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维修费用且缩短维修周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天利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天利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9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制品的压铸模具结构
- 下一篇:改进的板坯连铸结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