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142.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吉方;胡军;陈东生;张连新;夏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开放式 机床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
背景技术
机床外罩是机床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完整的机床外罩,一方面能提供干净安全的操作环境,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整体造型美观;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机床功能的实现,方便操作。常规的机床外罩较多的设计成单框架固定式,仅在主操作面采用单扇或双扇横向推拉门,其他需要观察或操作部位开小窗口的结构。这种结构型式的外罩开敞范围有限,不便于特殊工件的就位操作,更无法满足需要进行多工位操作的加工以及机床维护,对视野要求宽广的工件加工也极其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床外罩开敞范围有限,不便于特殊工件的就位操作,无法满足需要进行多工位操作的加工以及机床维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能够提供最大的操作空间以便于工件的装卸、对刀以及机床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其特点是,所述的机床外罩包括底座、前门、前框架、后框架、后门,前框架、后框架均为n形,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外轨道,两条外轨道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外轨道平行的内轨道。所述的前门通过前门铰链与前框架连接。后框架内固定有短导轨,连接板与短导轨滑动连接,后门通过后门铰链与连接板连接。前框架置于外轨道上,与外轨道滑动配合,后框架置于内轨道上,与内轨道滑动配合。
所述的前门、前框架、后框架、后门均安装有观察窗。
所述的前框架的高度、宽度均大于后框架的高度、宽度。
本实用新型中,前框架和前门可整体一同沿外导轨推拉到后框架外部,机床前部呈全开放状态。后框架和后门可整体一同沿内导轨推拉到前框架内部,机床后部呈全开放状态。
所述的前门能打开并翻转270度。
所述的后门能打开翻转90度,沿短导轨插入后框架内。
加工时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在固定位置,前门和后门处于闭合状态,整个外罩是密封的,操作者可以通过四周玻璃窗进行观察。
加工前后可以将前门打开,将前框架和前门沿外导轨整体推拉到后框架外部,机床前部呈全开放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机床外罩可呈完全封闭状态也可双向分别开敞,将常规的单框架固定式机床外罩改进为双框架移动式机床外罩,双框架分别为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通过两条导轨导向滑动,移动轻巧方便,可在任意位置停留并在极限位置固定。前框架上安装的前门可实现270度翻转并连同前框架整体移动,使机床前部空间完全敞开;后框架上安装的后门为翻插结构,插入后框架后连同后框架整体移动到前框架内,机床后部空间可完全敞开。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最大的操作空间以便于工件的装卸、对刀以及机床的维护,特别适用于操作空间要求宽敞,视野要求宽广的机床,具有开敞范围阔、视野宽广、开合轻巧可靠,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前框架推至后框架外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后框架推至前框架内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前门3.前框架4.后框架5.后门6.观察窗7.外导轨8.内导轨9.前门铰链10.后门铰链11.短导轨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前框架推至后框架外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后框架推至前框架内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图1~图6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1、前门2、前框架3、后框架4、后门5,前框架3、后框架4均为n形,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外轨道7,两条外轨道7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外轨道平行的内轨道8。所述的前门2通过前门铰链9与前框架3连接。后框架4内固定有短导轨11,连接板12与短导轨11滑动连接,后门5通过后门铰链10与连接板12连接。前框架3置于外轨道7上,与外轨道7滑动配合,后框架4置于内轨道8上,与内轨道8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装卸的电涌保护器
- 下一篇:视频监控智能集控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