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管双向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352.8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孔炜;魏振球;李子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苏立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双向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管弯管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热管双向弯管机。
背景技术
电热管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说是无处不在,如豆浆机里面的电热管,电饭煲中的电热管,热水器里面的电热管等等,随着管材加工行业的发展,管件形状日趋复杂,对电热管的弯曲程度和弯管形状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相应的弯管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改造。
目前市场上的电热管弯管机主要是通过伺服电机或液压传动控制弯曲角度,生产效率较高,但由于伺服电机前期投入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液压传动控制对元件的技术要求高,使用维护比较严格,容易泄漏污染,影响系统工作可靠性。而且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对电热管有多方向的弯曲需求,普通的电热管弯管机一次加工只能实现对电热管单个方向的角度弯曲,多方向的弯曲需要通过多次加工实现,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能对电热管两个方向的角度同时进行弯曲的弯管机在生产中意义重大。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0710109091.2,申请日:2007年6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弯管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弯管机,该弯管机于机座一端设有输送管件的送料机构,管件经输送入料于弯管装置,而弯管装置对应组设于一可令其纵向上下位移的机构,而该纵向位移机构对应结合于具有可横向左右位移机构的基板上,且基板结合于机座上所设的具有可360度旋转的机构上,而该旋转机构可供送料机构的料管通过,以送料至弯管装置进行自由角度弯管;由上述结构设置,令该弯管机具有圆周径向旋转配合X,Y纵横轴向的三度空间转向的运动,让该弯管机可施作任一曲度的工件,但该申请案设计复杂,且利用所述送料机构只能传送单根直线型电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弯管机驱动成本较高,且一次加工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角度弯曲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热管双向弯管机,通过气缸调节螺母的设置和气缸的驱动控制具体的弯管角度,且在同一平面设置两组弯曲机构,同时实现对电热管的双向弯曲。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管双向弯管机,包括机架、第一弯管机构和第二弯管机构,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基板,该基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支撑有工作台面,所述第一弯管机构和第二弯管机构设置于基板的另一端。
其中,第一弯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弯管机构一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调节螺母、第一气缸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气缸固连在基板上,第一气缸调节螺母安装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一端,第一气缸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条固连;所述弯管机构一包括第一齿轮、第一动模轮和第一模芯,所述第一齿轮与上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一齿轮的齿轮轴安装在基板上,该齿轮轴顶端设置有第一动模轮,第一模芯固连在工作台面上并位于第一动模轮的一侧,工作台面环绕第一模芯开设有弧状的第一导向凹槽,第一动模轮位于上述的第一导向凹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于第一动模轮后端。
所述第二弯管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弯管机构二和第二定位块,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调节螺母、第二气缸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气缸固连在基板上,第二气缸调节螺母安装于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一端,第二气缸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固连;所述弯管机构二包括第二齿轮、第二动模轮和第二模芯,第二齿轮与上述的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安装于基板上,该齿轮轴顶端设置有第二动模轮,第二模芯固连在工作台面上并位于第二动模轮的一侧,工作台面环绕第二模芯开设有弧状的第二导向凹槽,第二动模轮位于上述的第二导向凹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于第二动模轮后端;其中,所述的第二定位块、第二动模轮与上述的第一定位块、第一动模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二模芯和第一模芯分别位于该直线的两侧,所述第二导向凹槽和第二模芯位于该直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第一模芯位于该直线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齿条背面设置有滑块,与该滑块相配合的导轨设置在导轨支架上,所述导轨支架固连在基板上,所述第二齿条的结构设计同第一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工作台面上沿第一定位块长度方向在远离第一模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苏立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苏立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翅片轧辊刀具
- 下一篇:一种圆形模具的折弯装置